双11打折狂潮背后的真相:走私旧衣如何流入市场
2024-12-16 00:13:23发布 浏览174次 信息编号:103310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双11打折狂潮背后的真相:走私旧衣如何流入市场
编辑的牛仔:
“双11”掀起的折扣狂潮真的吗
现在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了
牛仔看到一则新闻,着实让人不寒而栗。
牛郎推荐朋友们,一定要看看这篇文章。
图为边防人员清点查获的走私旧衣服。
近年来,一些所谓的“外贸原装”、“孤品”吸引了消费者。然而,这些衣服可能来自洋垃圾场或医院太平间。从国外买的,两三块钱一个,一般都不是翻新的。消毒将流入市场……8月11日,广东边防总队深圳边防支队宣布,成功侦破一起特大团伙走私旧衣案件,捣毁一个专业旧衣走私犯罪团伙,抓获6名抓获犯罪嫌疑人,查获旧衣物549吨,案值约1100元。一万元。
2016年6月8日晚,经过近一个月的缜密行动,获取可靠情报线索,深圳边防支队抽调龙岗大队官兵前往目标海域设伏查处。涉嫌从香港走私“洋垃圾”到内地。 “利运达”号货轮。
当晚19时30分,执勤官兵在深圳南澳大鹏角以南海域发现目标船,责令该船立即停靠检查。但目标船不顾执勤官兵的呼喊,继续航行,准备调头驶向香港海域。 “双方僵持了近十分钟。”当时带队的深圳边防支队政委卢伟荣说。
图为边防人员清点查获的走私旧衣服。
“利运达”船舷侧较高,与边境快艇有较大差距。站在船头的官兵只能勉强达到与船舷相同的高度。加之当晚雷雨交加,海浪颠簸,跳楼危险性极高。就在这时,随船支队龙岗大队站长刘新林发现了船舷另一侧恰好垂下的一根电缆。他第一个抓住了缆绳,一脚就爬上了货船。上船后,刘新林帮助剩下的官兵登上了货船,并迅速控制住了驾驶室内的所有船员。至此,“利运达”号才成功“迫停”。
站在四层的驾驶室内,向船的甲板望去,船上的货物高高地堆在甲板上。五颜六色的旧衣服紧紧地堆在一起,就像垃圾一样。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来。经初步检查发现,该船共载有旧衣服、帆布等“洋垃圾”约549吨,船员6人。
深圳市边防支队相关人员透露,固体废物是指国家实行进口许可证管理、可以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 “洋垃圾”是指在境外产生的电子垃圾、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工业废渣、旧衣物、建筑垃圾等固体废物以及列入国家《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目录》的其他固体废物的通称。 。
图为边防人员清点查获的走私旧衣服。
旧衣服走私危害极大,一直是边防部门重点打击的对象。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谋取非法利益,从国外低价收购用于垃圾处理的废旧衣物,通过走私的方式偷运到国内,然后以几元、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价格进行分类翻新。价格是单独出售的。
“这些没人要的旧衣服,被回收公司回收后,像垃圾一样卖掉,每件成本只有两三元,而且一般不需要消毒,收购方购买一定数量后运输“丽云达”号上的一名船员向调查人员透露,一些旧衣服被贴上了“原装外贸”的标签。项目”和“孤儿经过翻新后,它们可以堂堂正正地出售,进入市场,到处销售。由于款式新颖,价格低廉,而且大多是独一无二的产品,这些“洋垃圾” “戴口罩甚至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这些经过翻新出售的“二手洋货”或者说“二手洋货”,“品种”非常齐全,包括高端品牌的二手衣服,甚至还有童装。这些旧衣服的来源也很复杂。主要从洋垃圾场、医院太平间、垃圾处理厂等地收集。这些旧衣服没有经过正规单位的检验检疫,也没有经过适当的消毒。许多旧衣服上仍然有明显的污渍,这些污渍极有可能含有细菌、病毒等物质,这会对消费者特别是老年人、青年妇女和儿童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危害。一个巨大的隐患。长期接触这些衣服可能会导致人们患上皮肤病或其他疾病,有些病菌甚至可能引起大规模流行病。
卢伟荣表示,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多消费者根本想不到,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洋货”可能就是这些未经合法手续走私进来的“过期货”。然而,在打击走私的高压形势下,狡猾的走私分子仍然猖獗作案。走私方式隐蔽、交货地点分散、走私链条广泛等特点也给侦查人员带来了诸多困难。 (向宇航、陈海滨、龙宇翔)
报道称,一个走私团伙近期从香港走私5000多吨旧衣服到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这些衣服大部分运往广东出售。经常网购的达人,您是否一不小心就买了呢?
记者获悉,11月13日,台州海关缉私分局获悉,近期将有一批旧衣物从香港走私至台州椒江一码头卸货。
当晚,杭州海关所属台州海关缉私分局、海警、公安等部门出动50名警力,在走私团伙可能经过的地方驻守。
19时00分左右,海关缉私民警发现,一支由6辆可疑非台州牌牵引拖车组成的车队缓缓通过椒江二桥,向临海方向驶去。警察立即尾随其后,在车队最终停下的码头秘密等待。
晚上21:00,一艘运输船悄然停靠在码头,开始卸拖车。码头守候的警察迅速出击,拦下正在卸货的“天星”轮和前来提货的牵引拖车。现场查获从香港走私进境的旧衣物400余吨。 20名犯罪嫌疑人当场落网,查获走私入境的旧衣物400余吨。
这些旧衣服要去哪里卖呢?
据初步核实,今年4月以来,“天兴”轮为牟取非法利润,多次将旧衣物走私至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后转运至广东出售牟利。共计走私旧衣物5000余吨。
浏览网上购物平台,有很多声称直接购买或销售香港时装的网上商店。这就是这些走私服装的最终目的地吗?海关部门表示,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你已经买过这么旧的衣服了吗?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走私洋旧货翻新改造:日韩旧衣成本低至2元/件
走私到国内翻新出售的“老洋货”来源复杂,其中不少包括童装等商品。一块至少要两三块钱,而且一般不需要消毒。
“被日本、韩国的回收公司回收后,废弃的旧衣服像垃圾一样低价出售,一旦够了,就一个集装箱运出去,一年四季都有,而且是一个集装箱一个集装箱地运。”广东省陆丰市施施 在街镇从事服装生意的陈先生向记者描述了自己生意的红火。 “一件旧衣服至少要两三块钱,一般不需要消毒,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给你加工,每件加50毛钱,去除丸子,熨烫一下。” ”。
如果不是亲耳所闻、亲眼所见,消费者很难想象,他们从街头小店或网络平台购买的“外贸货”可能是未经消毒就漂洋过海运来的“二手货”。
近年来,不法分子走私“洋垃圾”的活动十分猖獗。从日本、韩国、欧美等海外地区低价收购的废弃旧衣服,以“原装外贸订单”、“专柜正品”、“孤儿衣”为名,可转化进入市场并销往各地。由于款式新颖、价格低廉,而且大多是独一无二、不易“搭配”的产品,这些戴着假口罩的“洋垃圾”甚至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
然而,走私到国内翻新销售的“洋旧货”来源复杂,其中不少包括童装等商品。由于逃过了海关疫病检查,又没有经过专业的消毒处理,极有可能存在细菌、病毒等物质,这对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安全来说是巨大的隐患、青年、妇女和儿童。
走私日韩旧衣每件低至两块钱
近年来,外贸服装旗下的产品似乎特别符合年轻人的胃口。在广东省陆丰市石碣镇经营服装生意的陈先生告诉记者,随着韩剧和韩国明星的流行,现在的年轻人特别喜欢新颖独特的“日韩风”,而欧洲的而美式款式因为尺寸比较大。件,在广东的销量不是很好。
从去年开始,为了拉动销量,陈先生还开了一家网店,他总结自己的经验:“只要在网上输入‘日韩货源’、‘这是唯一’等字样,销量就会增加。”一般会非常高。”
不过,陈先生似乎不愿意提及“旧衣服”、“洋垃圾”、“走私”等词语。他最多只提到“库存翻新”。因为近年来,走私进入国内的旧衣服,未经加工,就源源不断地当成新衣服在全国各地出售。 “洋垃圾”成为国家海关部门严厉打击的对象。一经发现,将立即销毁并调查。
陈先生告诉记者,他在碣石地区经营服装生意多年,拥有自己的摊位和仓库。 “我们的产品大部分是日韩产品,以秋冬服装为主,主要是毛衣、羽绒服、皮夹克等,当然也有、LV等大品牌。”
据陈先生介绍,他的仓库很大,各种衣服都分类摆放。 “但基本上所有款式和尺寸都只有一种。”因为这些衣服都是从海外进口的二手货。因此,衣服的型号和尺码不可能齐全。
“货也有好坏之分,好的都是库存货,五六块钱一个,十几块钱一个。如果是二手货,就更便宜了,最低的也就两三块钱。”一块钱,多了也就两三块钱,再下来也就五十块钱左右了。”
陈先生兴奋地告诉记者:“我的货一般销往广州、深圳、汕头等地,这些衣服在市场上很好卖,随便一件都能卖到几十元甚至两三百元。”那些老板批发的话,至少能赚好几倍的利润!”
据陈先生介绍,他的翻新旧衣服一年销售额可达数百万元。据知情人士透露,仅在碣石一地,就有1万家商户从事翻新二手服装业务,年销售总额至少1亿件。那么这么多旧衣服从哪里来呢?
谈及货源,陈先生告诉记者:“旧衣服被日本、韩国的回收公司回收后,像垃圾一样低价出售,一旦够了,就运一个集装箱,全年可用。”圆形,并且可以通过集装箱运输。”
据媒体报道,去年4月,广州海关所属南海海关查验了两批来源不明的旧衣物,共计230吨。海关以此为线索,发现了一条“越南-广西-广东”走私、走私旧服装的产业链。
经调查,不法商贩从韩国订购旧衣服,然后运往越南芒街。走私团伙通过中越边境非海关检查站将旧衣服走私进入广西,然后组织大卡车通过陆路运输。到广东南海等地,最后运到广东碣石等地。
这些旧衣服运到碣石镇后,在家庭小作坊里进行分类、清洗、熨烫、包装。相对干净的旧衣服通过无良商贩之手流入国内市场,直接卖给消费者。一些破损的衣服被卖给了消费者。棉织物经过整理后出售给一些无良厂家,而纽扣、拉链等配件则出售给废品回收公司。
广州海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洋垃圾”进口是明文禁止的,但不法分子却有很多方法钻空子,以获取暴利。
“一是绕过海关,从没有海关检查站的海域登陆,走私进来。二是虚报产品名称,二是通过藏匿、将非法物品隐藏在其他货物中走私。 ,海关随机抽查集装箱,查验率一般为7%,不法分子就是这样冒险的。”
“垃圾衣服”未经消毒就穿在身上
记者登录网络进行搜索,发现翻新转售的二手服装供应商信息并不少见。翻新的二手童装款式时尚、色彩鲜艳,但每件的价格甚至不到十元。
陈先生告诉记者,旧衣服至少要两三元一件,而且一般不需要消毒。 “这些都是捆扎包装的,数量太大,消毒灭菌太麻烦,根本没有必要。但如果客户需要,我们也有专门的加工工人,可以去除毛球,熨烫工艺简单,每件费用5毛钱,加工后衣服看起来很新。另外,如果客户不批量拿货,需要自己选货,则要花2毛钱。 3 美分对于每个项目”。
专家指出,这些可能携带大量病菌的“垃圾衣服”从国外走私到国内,作为新衣在全国范围内出售的现象,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已经出现过。这些旧衣服中含有多种人体代谢物,特别是大肠杆菌、汗液、血迹、粪便、呕吐物、分泌物等。
据陈先生介绍,这些旧衣服都是通过回收站和垃圾处理场回收的。它们实际上相当于国外的“垃圾”,卫生条件自然很差。此外,由于没有相关保障措施,这些旧衣服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被鸟粪等物质污染。而且,由于是走私入境,逃避海关疫病检查,可能含有未知病毒。除了疫情之外,安全风险更是难以想象。
东莞市纺织服装协会秘书长潘日辉告诉记者,由于其来源复杂,“洋垃圾”的危害非常大。如果原主人生病了,病菌很有可能会传染。这对于免疫力较弱的人,例如老人和儿童来说,更加危险。
网上销售的低价外贸订单大部分是假货。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网络服装店喜欢以原创外贸订单为噱头。这里有Nike、Only等许多知名品牌。价格极其便宜,大部分比正品有10%到30%的折扣。然而,这些货源的库存往往有数百甚至数千。件。
事实上,国外大品牌通常会提供面料和图案,然后找国内贴牌厂家生产。如果产品质量合格,自然就成为店里的正品。 “原始外贸订单”是指生产企业利用计划边角料秘密加工的成衣。它与“正品”的区别在于,它不包含在原来的订购计划中。
在汕头经营服装生意的王女士告诉记者,过去确实有不少外贸原始订单或最终订单流出市场。这是因为国外品牌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同时并没有严格控制OEM厂商的加工程序。然而,近年来,无论是原始订单还是最终订单都非常罕见,因为国外品牌对产品的控制和把守越来越严格。样品和原材料几乎准确提供,加工和运输过程也受到严格控制。如此一来,大量的原始订单,甚至是有缺陷的尾单,基本不可能流入市场。
该跟单员告诉记者,该工厂为美国品牌Klein生产鞋子,产品贴牌产品有一定的损耗率。一批货中,最多比原订单多出两三双。根据协议规定,此类国际品牌的原装货必须销售两至三年,不得随意流入市场。
“因此,对于正规品牌来说,市场上流行的大批量、低折扣的所谓外贸原单、尾单,大部分都是假货,也可能是代工厂的高仿货,甚至是山寨货。”来自小工厂的商品必须是挑剔的。”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