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手提包型号汇总 制售假LV包涉案超1亿!团伙造假手段令人咋舌,30余人被公诉
2025-07-27 14:04:01发布 浏览15次 信息编号:114003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lv手提包型号汇总 制售假LV包涉案超1亿!团伙造假手段令人咋舌,30余人被公诉
东方网记者刘理、通讯员单明婳于3月9日披露,一犯罪团伙通过勾结正品专柜柜员,获取内部信息,进而非法拆解正品进行制版,并使用原材料生产假LV包,形成了从生产到分销的完整产业链。该团伙将假冒产品销售至全国及海外市场,涉案金额超过1亿元。
为了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该团伙竟然在仿造的包袋中嵌入微型芯片,消费者只需扫描即可获取正品官方网站的链接,从而误导了消费者。
近期,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检察院针对30多名被告,就其涉嫌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销售侵权注册商标商品、以及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依法向法院提起了公诉。
从包具到五金配件“产品链”齐全
2019年12月,警方在执行任务时察觉到,有人在社交平台持续销售疑似冒牌的LV品牌手提包,其销售额相当可观。经过深入调查,一个规模庞大的制售假货的团伙逐渐被揭露出来。
经过调查,杨其伟、杨其轩、杨其正、杨其慧这四兄妹均被警方抓获归案,他们涉嫌向市场供应假冒“LV”品牌的包袋皮革和金属配件。
杨其伟与他的两位兄弟在广东广州的五金皮料市场租得一处摊位,专门经营鹿皮绒布、棉布等商品。自2018年起,杨其伟率先涉足制作“LV”品牌箱包皮料的业务,生意十分兴隆。随后,杨其轩和杨其正兄弟也纷纷加入,三人携手共同拓展这一领域。他们甚至将自家的小妹杨其慧也纳入麾下,让她协助处理送货等事务;与此同时,“长发皮业”的几位员工也未能抗拒高额薪酬和诱人提成的吸引,纷纷选择加入。
杨氏兄妹的主要客户之一是许忠义,他是一位经营包袋工厂的老板。在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这段时间里,许忠义支付了超过49万元人民币的货款,这笔钱是用于购买仿制“LV”品牌包袋的皮料。案件发生后,警方在许忠义那里查获了由“长发皮业”提供的原材料制成的假冒“LV”品牌包袋,这些包袋的总价值达到了1200多万元人民币。
据许忠义交代,他的包袋最远能卖到中东地区。
里应外合,专柜柜员提供内部资料
位于广东的林家姐弟林学敏、林学达、林学纳三人,同样是这条制假售假链条中的关键角色。他们承担的任务,就是在微信朋友圈中进行产品的“宣传”。
为了促进产品销量,杨家兄妹、许忠义以及林家姐弟四人共同构建了销售网络。林学敏首先搜集关于“LV”品牌的最新资讯,包括流行款式等,随后将这些信息传递给许忠义的工厂。许忠义则委托杨家兄妹采购所需金属配件和皮革材料。杨其伟则负责从商场专柜购买正品包包,拆解后提取仿制样品和全部原材料,提供给许忠义。工厂仿制完成后,这些产品便交由林学敏等销售人员负责销售。
为了使假冒产品能与正品同步投放市场,该犯罪团伙开始设法让“LV”品牌内部的员工参与其中。杨其伟将目标锁定为他经常光顾的某商场的一名售货员施云琴,为了制造假货,他已在施云琴那里购置了十几款包袋。经过几次接触,施云琴最终答应加入他们的行列。
杨其伟经常能从施云琴那里获取“LV”内部员工的机密培训资料,这些资料里包含了尚未上市的最新款式和详尽的图纸。获得这些资料后,他们会立即着手仿制,有时甚至能比正品更早推向市场。在其皮具档口中,共查获了三十多个不同尺寸的正品“LV”包袋,款式从经典到最新款应有尽有。最终,在他们的皮具档口里,共查获了三十多只真正的“LV”品牌手提包,尺寸各异,从经典款式到最新流行款式,种类齐全。
林学敏等人不仅自行销售,还拓展了众多分销商。他们以每只300至500元的价格,将成本仅100至200元的仿制包袋大规模销售给一级经销商。这些经销商在加价40%之后,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在全国多个地区进行批发和分销,甚至将产品销往海外。
从2018年到2020年,林学敏所属的售假团伙向许忠义所经营的制假工厂支付了仿冒“LV”包袋的货款,总额达到71万元人民币。在广东省林学敏的住所,执法部门现场查获了尚未售出的各种假冒“LV”包袋,共计310个,这些包袋在市场上的正品价格超过了1100万元人民币。
“自主研发”,假冒包袋植入NFC芯片
该犯罪团伙在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之后,竟然还着手考虑如何维系客户关系并增强自身竞争力,为了实现以假乱真的目的,以欺骗众多消费者,他们着手进行了“自主研发”。
杨其正表示,近两年来,他观察到芯片包在市场上逐渐受到欢迎;同时,他在网络上发现了NFC门禁卡刷标签的教程;于是,他亲自尝试将‘LV’官网上的信息写入NFC芯片中。装有芯片的包裹,只需用手机进行扫描,便会自动链接至“LV”品牌的官方网站,展示该款包袋的详细介绍页面。许多对相关知识缺乏深入了解的初级买家,因此被这一功能所吸引,进而坚信这批商品为真品。
杨氏兄妹在研发成功后,与许忠义、林学敏等人士携手组建了“芯片群”,并就此技术应用的细节进行了深入讨论。他们以极低的0.1元每枚的成本购进了大量NFC芯片,将这些芯片嵌入包袋之中,而剩余的芯片则以0.2元每枚的价格出售给了其他从事制假的企业。
杨其正将资料导入芯片的工作委托给了他的亲妹妹杨其慧,他向妹妹提供了一部预先准备好的手机,同时将需要加载至芯片的LV品牌包袋的具体型号信息发送给她,这些型号既有阿拉伯数字,也有字母与数字的组合。杨其慧在淘宝上自行搜寻了心仪的包袋款式图片,随后登录了手机上预先安装的图标,成功找到了对应的型号链接。她将手机背面贴近芯片,大约十几秒后,手机发出了“滴”的声音,这声音宣告了导入过程的圆满完成。整个过程,杨其正亲自耐心地指导了杨其慧。
被问及制作一个“LV”品牌包袋所需芯片的时间,杨其慧回答道:“大概需要十几秒到二十几秒不等,速度有快有慢。”只需一个小时,她便能独立完成大约150个包袋芯片的安装工作。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品牌所有者透露,LV的正牌包包并不含有这种NFC感应芯片,而任何能够通过手机NFC功能进行识别的包袋,都应被视为是伪造的仿冒品。
经过数月的严格审查,检察机关判定,在该制假售假产业链中,30多名被告人尽管清楚所售商品为假冒注册商标,却依然进行销售,涉及金额巨大。他们的行为已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因此,应当被追究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以及非法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罪的刑事责任,并据此批准了对他们的逮捕。
(文中均为化名)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