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非遗彝绣秀北京’活动在钟鼓楼举行
2025-08-27 03:01:47发布 浏览5次 信息编号:116188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10月13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非遗彝绣秀北京’活动在钟鼓楼举行
十月十三日,以云南为题的生活展在北京中轴线上的钟鼓楼举办,该楼是世界遗产的一部分。活动名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非遗彝绣秀北京》。
活动现场展示了多款特色服饰,包括云南楚雄彝族的传统非遗服装,以绿孔雀为灵感的创意系列,以及名为“福来云往”的系列作品,这些服饰如同绚烂的山花般绽放,引得观众们连连称赞。
楚雄地区,彝族女性负责服饰的构思与制作,特有的风俗让彝族的刺绣工艺和服装紧密相连,能够持续传承,形成独特的文化象征和集体记忆,彝绣被视为彝民族自豪的“手尖上的技艺,内心的绽放”。围绕“中国·楚雄——绿孔雀之乡”这一品牌形象,深入挖掘绿孔雀的象征意义,运用彝族刺绣的独特工艺,并融入现代旗袍的设计理念,精心打造了一套以绿孔雀为主题的服装作品,以此彰显彝绣的精致之美。楚雄州不断加强闽滇间的协作,促使妈祖信仰习俗与彝族刺绣这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合作,同湄洲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联手创办合资企业,将“楚雄彝绣”“妈祖文化”联合设计的商品,同时在成千上万家妈祖文化创意店铺的线上平台和线下实体店同步推广。
楚雄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服饰曾在米兰时装周和巴黎时装周上大放异彩,也在此番活动中进行了令人赞叹的演绎,让整个场面达到顶点。2023年9月,中国云南楚雄彝绣发布会在米兰时装周成功举办,集中推出了四十套融合了彝绣传统工艺元素的时尚设计,为国际社会更深入地认识中华文化的内涵、精髓、风范和魅力开辟了新的途径。今年五月,楚雄州六十余件彝绣文创佳作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出;九月二十六日,作为庆祝中法建交六十周年活动的一部分,巴黎时装周·楚雄非遗服饰时装展让三十五套楚雄非遗服饰登上世界舞台,呈现了一场充满东方美学风韵的楚雄非遗服装展演。
这次活动安排了新华·楚雄彝绣时装周指数的揭幕典礼,该指数发布是继2023年推出“新华·楚雄彝绣产业发展指数”之后,再次进行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益探索。指数借助点面结合的方法,凭借专业的智库研究能力,建立起多角度、多阶段的彝绣产业进步和特色时装周考核机制,既为楚雄时装周长远发展提供明确、有效、可信的战略方向,又充分展示非遗在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特殊意义和核心地位。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总裁曹文忠公布了新华·楚雄彝绣时装周指数的初步研制情况。他指出,会充分运用数据资源的放大作用,大力推动数字化技术支持楚雄彝绣行业的进步,帮助楚雄彝绣品牌实现规模扩张和实力提升,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有力支持。
活动当天,另外举行了民族歌舞演出,呈现了河南洛阳汉服风采,同时设有楚雄彝绣互动体验环节。
楚雄彝族服饰的历史悠久,长达一千七百余年,被称作“体现实族文化的服饰典籍”。二零一四年,这种服饰被确立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的巧手匠人们,将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对生活的热情、对过往的铭记,都通过刺绣工艺融入布料之中,并穿戴其上。他们借助彝绣,承载起楚雄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多元的地域特色,让这门技艺展现出蓬勃的活力和崭新的时代风采。当前,楚雄彝绣在继承过程中加速了形式的革新与内容的创新,它已转变为楚雄构建集体文化认同、促进各民族间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桥梁。
楚雄州近些年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核心,将楚雄彝绣紧密结合“石榴红”“幸福花开”项目,充分发掘其文化意义、经济作用和社会功能,促使楚雄彝绣完成从作品到商品、从局部到符号、从展示到交易的转变,2023年,全州彝绣产业创造10亿元产值,贡献2.75亿元增加值,5.7万名绣娘平均每年增加2万至4万元收入,帮助2000多名残疾人实现就近就业;今年前六个月,彝绣产业实现1.58亿元增加值,产值达到5.5亿元,形成了彝绣艺术繁荣、产业发展兴旺、民众生活富裕、乡村面貌美丽的彝绣发展新路径。楚雄州将彝绣当作各民族往来互动、相互融合的桥梁,促使楚雄彝绣突破地理限制、迈向国际舞台,楚雄彝绣曾亮相北京时装周、上海时装周,还受邀参加纽约时装周、米兰时装周、巴黎时装周。楚雄彝绣如今是楚雄推动经济快速进步、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足的重要行业,同时也是宣传云南文化的新标志,以及促进对外文化交流、讲述中华民族团结故事的有效途径,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参与刺绣的过程中,增强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认同感。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