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女包正品 京东再遭北京市发改委处罚 价格欺诈等问题引关注

2025-10-04 02:02:54发布    浏览2次    信息编号:118877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京东女包正品 京东再遭北京市发改委处罚 价格欺诈等问题引关注

网易财经6月23日发布消息,京东平台正面临“刷单”的质疑,近期又收到北京市发改委的处罚决定,该决定显示,京东因“使用不实或误导性的价格方式,欺骗消费者或其他商家进行交易”等行为,在多次被举报后,被北京市发改委处以警告和50万元罚款。

根据网易财经掌握的信息,这已是京东在2012年底因价格欺诈问题,被北京市发改委处以50万元行政罚款之后,再次因同一问题受到北京市发改委的处罚。网易财经同时查询了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发现从2012年底至今,京东因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及不正当竞争等行为,累计被北京市工商局处罚277次,累计罚金总额达到300万元。

北京发改委再罚京东50万

此次京东再次被北京市发改委处罚一事,网易财经今日联系了北京市发改委价格举报中心,中心工作人员告知,之所以做出此番处罚,是因为自去年起,该中心陆续接到多份针对京东的价格投诉,经核实,其中部分投诉确认京东存在使用虚假或误导性价格方式,诱使消费者或其他商家与其交易的不当行为,鉴于投诉数量较多,故决定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并处以罚款。

根据网易财经披露的信息,向北京市发改委价格举报中心投诉京东公司存在价格欺诈行为的投诉者中,部分属于职业打假人,被称作“中国打假第一人”的便是他们中的一员。网易财经当天联系了王海,他提供了北京市发改委价格举报中心出具的一份《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举报处理结果告知书》(京发改价举处【2015】118号),该文件显示,王海在去年八月八日向该中心投诉京东售卖的巴宝莉品牌包袋存在价格违规行为,举报中心经过核查,认定京东公司实施了“借助虚假的或者容易让人混淆的定价方式,引诱消费者或其他商家与其进行交易的价格违规行为”,并将此案与其他投诉合并处理,最终对京东公司发出警告,并处以五十万元人民币的罚款

京东公司一位负责人当天下午对网易财经透露,王海的举报被认定为“标价不合规”:2014年6月26日,“京东商城”售卖巴宝莉男包和女包时,网页上显示“ 巴宝莉 男款黑色PVC斜挎邮差包 专柜五折最高……京东售价5200元 参考售价11400元”以及“ 巴宝莉 女士巧克力色PVC迷你手提包 专柜五折最高……京东售价1980元 参考售价4560元”。而举报人则针对五折的宣传提出质疑。

负责人透露,发改委经过调查发现,京东在相关商品页面的“参考价”标注不符合国家发改委对原价的规定,该规定明确原价是指商家在本交易场所降价前七天内有交易票据成交的最低价格,上述两个案例中关于打折前价格的标注方式违反了发改委的规则,所以对京东进行了处罚。

对于京东近期被北京市发改委处以五十万元罚款一事,京东方面负责人于当日午后向网易财经透露,该公司年处理订单高达六点八九亿笔,其日常运作涵盖管理、运营、技术等多个维度,京东正竭力降低价格及商品说明方面的违规现象。

3年京东遭北京工商处罚277次罚款约300万

根据网易财经掌握的信息,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的数据表明,自2012年底以来,该市工商部门针对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及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共对相关企业实施了277项处罚措施,单次罚款额度介于3000元至5万元之间,累计罚没金额已突破300万元大关。

网易财经披露,京东累计领到277次处罚,仅2012年12月那一次,因夸大宣传,被北京市工商局罚了5万元,其余276次都发生在2013年5月底至今这两年间。具体来看,2014年下半年起,京东遭北京市工商局处罚的次数已接近200次。

根据掌握的信息,这277项惩处并非全国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专门针对京东企业实施的,而是仅由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个别作出。据我所知,京东在许多省市设有分支机构,内部资料表明,这些京东分支机构曾因不实宣传、价格误导、恶性竞争、侵犯专利等问题受到当地市场监管机构的相应处理,另外,药品监督管理等机构也能对其职责内京东的违规行为实施惩处。

新闻报道确实印证了相关人员的陈述,2014年12月9日,湖北省武汉市帅某在京东网上平台,买了芮特精氨酸营养片、斯旺森核桃提取物营养胶囊这四种食品,各买了一瓶或一盒,总共花费了885元人民币,买完之后,他发现这四种食品都不符合我国关于食品安全的规范要求。帅先生发现收到的发票印章是“武汉京东”,于是向武汉市东西湖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了举报。今年6月,帅先生收到了东西湖食药局发来的书面答复。答复中说明,经过调查,“武汉京东”售卖的四种食品都存在非法添加的情况。相关部门对“武汉京东”作出了处罚,并处以罚款,罚没款总额为元。

京东常常受到工商、食药监等机构处罚,公司高层对网易财经透露,自2014年起,平台上的自主经营者数量激增,如今已逾6万家,这些商户贡献了京东整体销售收入的约四成,尽管京东持续强化对平台商家的监管,但面对千万级商品和庞大的商家群体,管理上仍存在疏漏之处。北京工商发出的277份“罚单”,涉及京东自营和京东平台商家的具体占比,相关人士说明,现阶段还无法进行核算。

本月16日,美国投资机构J公布了题为《京东已成为批发商》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明确指出了京东面临的六个主要挑战,其中首要一条就是京东有高达30%至50%的销售额是由线下批发渠道贡献的。报告发布之后,京东迅速做出表态,指出J的报告完全无视京东已经公开的财务信息和企业实际运营情况,大量运用了不准确的计算方法以及不合逻辑的推断,得出了与真实情况严重背离的判断,对投资者和公众造成了极大的误导。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