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铬废气的来源特点、危害及处理方法介绍
2024-08-19 04:05:09发布 浏览180次 信息编号:83246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含铬废气的来源特点、危害及处理方法介绍
含铬废气介绍
含铬废气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含有铬及其化合物的废气。铬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钢铁生产、电镀、化工等不同工业领域的金属元素,其化合物常以废气形式排放。铬及其化合物主要分为三种氧化态:Cr(III)、Cr(VI)和Cr(0),其中Cr(VI)毒性较大,对人体呼吸系统、肺脏和皮肤均有危害。
含铬废气来源特点
工业来源多样性:含铬废气主要来源于化工、冶金、电镀、热处理等工业生产过程以及机械设备的磨损、燃烧过程。
毒性大:特别是六价铬毒性极大,对人体和环境危害极大,具有致癌、慢性毒性。
排放浓度波动大:由于生产工艺的不稳定、生产负荷的变化,含铬废气的排放浓度往往波动较大。
处理难度大:由于铬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活泼,含铬废气的处理需要采用多种技术和方法,处理难度大。
含铬废气处理案例介绍
案例名称:广东某电镀企业含铬废气治理
废气来源:该公司为外商独资企业,专业生产各类高品质厨卫配件、汽车配件、门把手等产品,其镀硬铬生产线的工艺流程为:除油—酸洗活化—镀硬铬—水洗。日常镀硬铬漂洗产生的废水是含铬废气的主要来源。
解决方案:
源头控制:企业首先对镀硬铬清洗废水进行源头分类收集处理,减少含铬废气的产生。
低温蒸发技术:公司采用威盛达环保LT-6T低温蒸发设备对含铬废水进行蒸发,蒸发后的蒸馏水可返回生产线进行漂洗,浓缩液可返回镀硬铬槽进行镀硬铬。
资源化利用:精矿中铬酐浓度提高,可提高镀硬铬槽液中铬酐浓度,同时将所得铬泥回收进入铬盐生产系统,制成铬盐产品,实现了“铬资源化利用”的循环利用。
治疗效果:
环保标准:处理后的废水完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2002年)中六价铬<0.05mg/L的Ⅲ类标准要求,其他指标符合《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3-2015)的要求。
资源化:实现了含铬危险废物的高效安全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案例提要:广东某电镀公司采用低温蒸发技术及资源化利用方法,成功实现了含铬废气的有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为同类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本案例表明,在含铬废气治理方面,通过源头控制、技术创新和资源化利用相结合,可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