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体改梁多少钱 走进碛口古镇,领略黄河岸边的明珠魅力

2024-09-04 10:04:47发布    浏览115次    信息编号:85122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墙体改梁多少钱 走进碛口古镇,领略黄河岸边的明珠魅力

走在古老的青石板上,沿着奔腾的黄河,看着明清时期的店铺和房屋,总想真正走进这座古镇,了解它,打开这本读了很久的书几百年。一本用多年历史写成的厚书。

碛口古镇位于山西省吕梁临县南约50公里处,濒临吕梁山脉、黄河,是历史上晋商发祥地之一,至今保存较为完整、规模宏大的明清民居村落,古建筑群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欣赏这颗黄河畔的明珠。

“歧”是水中的沙石。歧口处,黄河中堆积了大量沙石,河道变窄,河水咆哮。再往下游,河道极难疏通。商贾只能在碛口停留,走陆路,因此成为水陆交通的枢纽,这也使得碛口繁荣昌盛:明清至民国初年,古碛口小镇鼎盛时期,大大小小的商铺多达数百家,长达五里路的街道上,生意兴隆。在水声的轰鸣声中,在日落的余晖中,船只、木筏穿梭往来,驼铃声回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随着同蒲铁路等铁路的开通,黄河漕运已不复当年,这座古老的商贸小镇远离了喧嚣,却也保留了原有的风貌。穿过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仓库、售票处、当铺等各类商业建筑,还有寺庙、民居、码头等,古镇古色古香,脚下是青石板路,两边是高台。看着那些老字号、老房子,随处可见精美的砖瓦。城内是一座开放式的明清建筑博物馆,木雕石刻,精雕细琢。街道两旁的店铺里摆满了醋、酒和手工艺品。时间在这里仿佛慢了下来。葫芦工艺品店引起了我的注意。店主是严先生,他是当地人,以前在外地打工,进行维护并设立街头小贩。 8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学会了葫芦浮雕技艺,并在碛口古镇开了一家小店,靠卖葫芦画,一年收入十几万元。

几百年来,古镇里的男人们四处经商,家人也定居在周边的村庄。经商的利润也被用来建造房屋。毗邻古镇的西湾村碛口古镇,由商人陈氏家族所建,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之一。该村建于明末,背靠不太高的卧虎山。村落依山而建,面朝黄河支流湫水河,为清代古民居群,村落依山而建,村后有围墙与山体隔开,规模不大,有房屋40余间,层层叠叠,排列有序。隔着湫水河望去,西湾村犹如一幅古老的立体山水画。

古村不乏游客。由于西湾村靠近碛口古镇,许多游客从碛口步行而来。村里的古民居设计精巧,五条狭窄的竖巷贯穿北北南,南侧将村落的院落连接在一起。院子的门比较窄,看起来并不显眼,但院子里却充满了飞檐、灵兽、石雕、木雕、雕梁画栋。作为商人的私人住宅这些院落谨慎、低调、内敛、隐秘。每一层屋顶都是上一层的院落,一层叠一层。一楼是仆人居住的地方,有一个小庭院。二楼为长辈居住的房间,两侧厢房均为弧形屋顶,为晚辈居住的房间。民宅门上悬挂着清末进士吴敬明题写的“竹抱松茂”匾额,大街小巷也随处可见石匾。

穿过一个院落,我们听到厢房里传来电锯工作的声音。循声望去,我们发现了一个木雕作坊,里面摆满了木梳、木偶、小木动物等。屋主陈俊万年是60多岁的老人传承了当地的木雕技艺,他说自己每天都在这里加工各种木制品,不对外销售,也不知道如何在网上营销,来来往往的游客就买一件。他的年收入也有四五万元了。还买了两把精致的檀香木梳子。

相比西湾村,李家山村距离碛口古镇稍远,同样是一座明清民居古村落,保存完好,规模较大。与西湾村陈家渡村不同,李家山村依山傍谷,两边山坡向左右延伸,两大户人家左右分居,房屋分建,形似凤凰的左右翼,所以李家山村又叫凤凰村。

绵延数百米的山坡上,窑洞组成的院落层层排列,层层递升,整个村落建筑与山体完美融合,远远望去,犹如一只巨大的凤凰展翅翱翔,极具视觉冲击力,吸引了无数画家前来写生。画家吴冠中曾盛赞李家山村的窑洞,窑洞是生活在山上的人们智慧的结晶。是黄土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黄河文明长河中一道令人难忘的美丽浪花。1、李家山村生动诠释了窑洞的魅力。

“李家山的山好美,水好美……”李家山村的山坡上,回荡着一首悠扬嘹亮的山歌,唱歌的是村民杨艳梅,她正带领着一队游客。走在李家山村山腰的村道上,李家山,她擅长唱晋剧,有着一副天生的好嗓子,给游客讲述李家山的故事,还忍不住即兴演唱村民改编的《信天游》。

杨艳梅在山脊上唱歌,半山腰的陈玉祥则戴着白色头巾,穿着绿色的花外套,对着手机讲着笑话。幽默的语气和丰富的表情感染了无数网友。陈玉祥,年近60岁的她,2022年开始在儿子的帮助下,用手机记录她和丈夫在古村落的生活。耕地、做饭、串门、唱歌……看似平凡的乡村生活,却变得深入人心陈玉祥的搞笑表演在网上走红,目前她已经拥有20多万粉丝。

我们走到村口的平地上,遇见一位牵着驴的老者,头上缠着白羊皮巾,脚上穿的是黑布鞋,一副牧羊人的打扮。有游客认出了他。他是碛口著名导游李月成。接下来,李老爷子走到屋顶上,站在高处,唱起了《信天游》。李老爷子嗓音醇厚,步履轻快。我问他挣多少钱,他还大方地笑着说:“30元一场解说,还能边唱边赚钱啊!”

在乡村振兴的带动下,李家山村像杨艳梅、陈玉香、李月成这样的农民成了“网红”、“导游”、“餐馆老板”……他们获得了“新身份”,过上了好日子。

古镇还是那个古镇,但已不再是那个古镇。

来源:人民日报2024年8月17日第08版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