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设备呼吸机全球紧缺,美国也不例外
2024-09-05 09:07:50发布 浏览175次 信息编号:85237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救命设备呼吸机全球紧缺,美国也不例外
“口罩or呼吸机,你可以二选一。”或许大家还记得我国疫情防控最紧张时期的这句硬核宣传口号。
就在大家逐渐习惯佩戴口罩的同时,呼吸机成为新一代“硬通货”,由于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全球范围内救命设备呼吸机供不应求。
资料图:陕西省援武汉医疗队医生白海生操作设备。
紧急!许多国家都缺少救命的呼吸机
据美国呼吸协会统计,呼吸机的广泛使用使临床抢救的成功率提高了55%左右。
当地时间3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与新冠检测呈阳性的英国首相鲍里斯通电话时,对方第一句话就是“我们需要呼吸机!”
目前,美国正面临严重的呼吸机短缺问题。据《纽约时报》3月25日报道,美国目前拥有16万至20万台呼吸机,1.27万台为国家战略储备。但根据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会的数据,在最糟糕的情况下,美国总共有96万名感染者需要呼吸机。
由于呼吸机短缺,纽约的医院开始让两名患者共用一台呼吸机。4月3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介绍了一种根据不同病情对患者进行评分的系统,以帮助医生决定谁可以使用呼吸机。全美数百家医院都采用了这一评分系统。
英国同样处境艰难。英国内阁大臣迈克尔·戈夫3月29日表示,国民保健服务体系(NHS)目前共有8000台呼吸机。但据《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呼吸机缺口预计将达到2万台。
意大利仅有约4800台呼吸机,只能满足不到四分之一的需求;西班牙重症监护协会对全国250个ICU病房中的149个进行调查发现,这些近六成的ICU病房总共只有2487台呼吸机,以至于一些医院不得不用“算命”来决定先救谁;日本主要指定传染病医疗机构总共有约2.2万台呼吸机,政府允许将动物呼吸机改装为人类呼吸机,因为“只要用肺呼吸就是一样的”。
此外,德国科学家研制出简易呼吸机,以色列的导弹生产线也转而生产呼吸机……有人形容,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ICU,每个人都在等待呼吸机来维持生命。
紧急跨界!国际车企转产紧急打造“救命机”
当全国“呼吸困难”之时,企业站出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这次紧急转产呼吸机的行动中,各大车企走在了前列。
3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启动国防生产法案,包括通用、福特、特斯拉等汽车制造商在内的工业制造商纷纷投资生产呼吸机等医疗设备。4月6日,特斯拉发布视频,视频中戴着口罩的工程师介绍他们正在利用Model 3的零部件生产呼吸机。
当地时间4月3日,纽约布鲁克林,一名医护人员步行前往自己工作的医院。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3月31日,英国内阁大臣迈克尔·戈夫表示,该国制造业巨头已结成联盟,包括劳斯莱斯、戴森等,将快速推出并量产呼吸机,迈凯轮、红牛、梅赛德斯等7支F1车队也已转产呼吸机。
同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法国已经成立包括汽车公司标致雪铁龙和汽车设备供应商法雷奥在内的工业联盟,要求他们在5月中旬前生产1万台呼吸机。
意大利汽车制造商法拉利和菲亚特克莱斯勒正在与该国最大的呼吸机制造商进行谈判,以增加该设备的产量。
被誉为“工业之王”的汽车制造业是工业生产技术的缩影,由各种零部件生产线组成的汽车生产线可塑性相当强,同时,呼吸机和汽车制造都对电子、气动产品依赖性强,两个行业的一些专业技术具有互通性,这就决定了汽车企业成为此次产能转换的首选。
计划到夏天!世界争相购买中国呼吸机
全球汽车巨头“跨界”生产呼吸机,但远水不能解近渴。东兴证券表示,跨界企业生产呼吸机需要突破技术壁垒、重建生产线、完善供应链、通过质检审批等。预计从零开始的跨界企业可能需要18个月才能实现量产。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将目光投向了已经复工复产的中国,多家中国呼吸机生产企业均表示,近期海外订单激增。
福州长乐机场海关验放出口防疫物资。福州海关供图
“2月中下旬,我们开始接到海外呼吸机订单,数量逐渐增多,3月初,订单激增。”国产医疗器械企业迈瑞医疗工作人员告诉中新社,3月第一周左右,他们接到意大利政府近万台的紧急采购订单,目前还在处理英国、法国、西班牙、以色列等国的订单。
“订单排到夏天,是行业常有的事。”国内多家呼吸机企业对媒体表示,工厂排期已经排到5、6月,甚至更久。与此同时,新订单还在源源不断地涌来。
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4月5日发布的消息,3月1日至4月4日,全国共批准出口呼吸机1.6万台,价值3.1亿元人民币。此外,已有54个国家(地区)和3个国际组织与中国企业签署了医疗物资商业采购合同,另有74个国家和10个国际组织正在与中国企业开展商业采购谈判。
3月31日,纽约州州长科莫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纽约州已向中国紧急订购1.7万台呼吸机,其中最快2500台将在14天内抵达。然而加州、伊利诺伊州等州也在竞相加价购买这些由中国企业生产的呼吸机,就像竞标一样。
此外,4月4日,来自中国的300台呼吸机运抵英国,英国内阁大臣迈克尔·戈夫在新闻发布会上感谢中国政府的支持。
受此影响,国内生产呼吸机相关的上市公司股价受到资本市场追捧,股价纷纷涨停。其中,呼吸机龙头股航天长峰自3月20日以来一路飙升,4月7日再度涨停,报收26.96元。短短12个交易日内,出现9次涨停,股价累计上涨1.58倍。
最大产能!中国工厂完全满足国际需求
2月底,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艾尔沃德在结束对中国的考察后感叹,如果他感染新冠病毒,愿意到中国接受治疗,因为一家医院就有50至60台呼吸机。
事实上,三个月前,武汉大部分医院配备的呼吸机不足10台。从1月中下旬开始,中国呼吸机工厂就开足马力,加班加点驰援湖北,才有了艾尔沃德看到的一幕。
数据显示,截至3月3日,向湖北供应无创呼吸机约1.4万台、有创呼吸机2900余台;截至3月29日,主要厂家已向全国供应呼吸机2.7万余台,为抗疫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生产车间。 张振奇 摄
但当呼吸机短缺问题从湖北扩大至全球时,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目前我们工厂每天能生产近100台呼吸机,也就是说每月能生产3000台呼吸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约3倍。”迈瑞医疗工作人员说,迈瑞已启用十几条新生产线,正努力通过扩充员工、优化流程等方式提高产量。
但在呼吸机行业,无论是短时间内大规模扩产,还是跨界生产,都远没有口罩那么容易。
3月31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自4月1日起,出口呼吸机等相关医疗物资的企业除须取得我国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外,还须具备相关进口国的准入证书,如美国FDA、欧洲的CE认证等。工信部3月30日透露,目前我国有创呼吸机生产企业21家,其中仅8家获得了主要产品欧盟强制性CE认证,约占全球产能的五分之一。
在呼吸机等高端医疗设备领域,欧美长期占据优势。2019年中国呼吸机销量前十排名中,仅有迈瑞医疗(14.03%)、深圳科曼(3.30%)、北京宜安(3.19%)三个国产品牌上榜。“后起之秀”国产呼吸机之所以受到全球抢购,主要还是因为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好,产能提升很快。
同时,迈瑞医疗工作人员向中新社表示,对于呼吸机这种高端、复杂、精密的仪器来说,生产销售只是第一步,设备交付后,对当地医护人员的培训、后续的维护尤为重要,这也依赖于呼吸机企业在当地多年积累的本地化平台和团队。
“现在从生产到物流各个环节的成本都增加了,但迈瑞目前没有涨价,而且暂时也没有涨价的打算。”迈瑞医疗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从“口罩一机难求”到“无缘口罩”,全球抗疫依然离不开“中国制造”。
●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