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爵表:从金子到马球,超薄设计的传奇之旅

2024-10-29 09:03:59发布    浏览156次    信息编号:95889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伯爵表:从金子到马球,超薄设计的传奇之旅

震惊!

今天我要讲的故事分为三个部分:黄金、polo、超薄。乍一看,他们三人似乎没有什么必然联系。然而,当我添加伯爵品牌时,它们就变得很自然。

如果有人有收集旧海报和广告的习惯,那么20世纪70年代的伯爵手表广告上就会出现一句令人震惊的标语——仅限金色。我翻译一下:伯爵只用黄金!是的,即使到了不锈​​钢运动表大行其道的时代,伯爵所有腕表中依然没有非贵金属版本。仅此一点就让人感觉棒极了。所以当1979年Polo系列诞生时,它的第一代就是不折不扣的全金表——金头、金表带。 “所谓的财富也不过如此”的感觉喷涌而出。

首款伯爵 Polo 腕表

金子的故事如此“朴实无华”,那么马球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按理说,马球是中国人发明的运动。不相信吗?你没看过《你知道吗》里盛小六和顾家二公子打马球的场景吗?那是宋朝的东西。但后来它传到了西方,成为一项贵族运动。 “马球”一词也随着马球运动而传播开来。最接地气的是带有摇摆马标志的T恤,但也贵不了多少。伯爵的Polo系列绝对是第一个真正将Polo运用在奢侈品上的。之所以被称为Polo系列,绝对不是巧合。它实际上是由伯爵品牌第四代传人Yves 以马球运动命名的。据说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小故事:品牌内部对于是否以Polo命名这个系列曾有过不少争议,但家族继承人最终做出了最终决定,就这样!

1983 年在棕榈滩马球场举行的活动

黄金与马球在伯爵的历史上完美相连,终于轮到了超薄。我想我不需要对此说太多。如果你不知道伯爵与超薄腕表的故事,那么你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表迷,因为它创下了太多的超薄记录。从1976年开始,世界最薄的手动上链机芯9P,随后是世界最薄的自动机芯12P,以及世界最薄的石英机芯7P。伯爵直接斩获全球最薄项目大奖。大满贯。这三款机芯就像是整个瑞士制表业超薄机芯问题上的里程碑。我不需要多说。很多人可能比我更了解。唯一要提的是伯爵1948年生产的怀表。它采用翻转式然后直立式表壳。当所有部分都折叠起来时,硬币的厚度是相同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是伯爵用来开发9P的蓝图。之后,9P诞生了。今天,当我打开伯爵官网并链接到超薄机芯类别时,满屏都是“棒极了”的单品。我曾经说过,一个动作的难处不在于零件的多少,而在于零件的少;它不在于它有多小,而在于它的薄。

9P机芯和12P机芯

说到这里,我们就来看看伯爵的一款新品。在我看来,它已经突破了“手表”的范畴。用马斯克的话说,它正在挑战物理学的极限。因为它不仅薄,而且薄得令人难以置信。我们先看数据:2mm厚度。这不是机芯的厚度,而是整个手表的厚度!如果2毫米的伯爵还觉得不够震撼,那么我告诉你——这次是厚度仅为2毫米的伯爵陀飞轮!我觉得用“”作为名字是非常合适的,因为它实在太接近“概念”了。说实话,我已经很久没有对手表的技术方面表示过惊讶和钦佩了,因为无论多么复杂的功能,在怀表时代都已经实现过一次了。就连叮当的机芯也只是怀表时代的延续。综上所述,理论都是现成的,局限性也是存在的。但这一次伯爵陀飞轮腕表确实不同,因为它似乎无限接近物理极限。为了让大家了解到底是怎么回事,接下来我想讲一些技术性的东西,但是以我一贯的不做好本职工作的作风,肯定不会无聊。

陀飞轮机芯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我们先抛开所谓陀飞轮和卡罗素之间的区别。他们都有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框架。由于整个平衡系统并不固定在一个轴上,因此需要一个框架来限制其运动范围,以便使其能够 360 度移动。同时,这个框架还起到悬挂平衡系统的作用。因此,尽管陀飞轮已经发展到可以在球形3D范围内滚动的地步,但不可避免的框架是物理极限——厚度。不要被 3D 翻滚所迷惑。如果你想让摆轮系统做这样的翻滚动作,框架就会变得比传统陀飞轮更厚,所以你可以看看市面上所有三维陀飞轮的表壳侧面来了解框架带。有多厚?

机芯,这个所有表迷理性或非理性追求的东西,也有它的物理极限。众所周知,瑞士人对机芯的创新走的是模块化的道路,所以一枚机芯必须有一个底板,上面堆叠着功能组件。从最简单的小三针开始,每增加一个功能都需要更多的元件堆积起来,所以大型复杂的机芯非常厚重,这也是物理极限所定义的。

超薄系列超薄陀飞轮腕表搭载670P机芯

于是问题来到了伯爵这里,他们已经给出了答案——手动上弦超薄陀飞轮机芯670P,自动上弦超薄陀飞轮机芯1270P,后者厚5.5mm,前者厚4.6mm,如果我觉得此时交出一份满分答卷就够了,毕竟谁有陀飞轮机芯能达到这个尺寸呢?然而,当品牌成立150周年,连同9P超薄机芯诞生67周年,以及伯爵超薄系列腕表发布6周年之际,这些日子却连在了一起。这样完美的答案并不能满足伯爵对超薄的渴望。 。要知道,最新的陀飞轮手表厚度有2毫米!开个玩笑……怎么可能做出2毫米厚的陀飞轮机芯,塞进2毫米厚的表壳里呢? !这意味着机芯的厚度必须小于2毫米!上面已经提到了物理边界和框架范围。伯爵是怎么解决的呢?

陀飞轮位于10点钟位置,整个陀飞轮框架厚度小于1.49毫米

首先,表壳背面直接成为机芯的底板。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吗?这样就解决了机芯厚度与表壳厚度之间的几毫米差距。伯爵非常擅长制作超薄手动上链。但第二个极限挑战又来了——陀飞轮框架,它把发条盒、轮系、盘面、指针都塞进了2毫米以内的空间里。陀飞轮要做什么?其他部件再薄,一旦装上陀飞轮框架,一切都白费了。于是在经历了70个版本的框架设计和15个版本的摆轮设计后,伯爵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框架不再采用传统的悬挂结构,而是制作了一个外框架,并使用滚珠轴承来框架摆锤。轮系旋转,下壳——即机芯底座——用来固定偏心摆轮。这样一来,整个陀飞轮框架的厚度就不足1.49毫米!对我来说,看到这样的数据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由于2毫米的厚度确实接近物理极限,因此这款机芯可以说是全新的设计。虽然之前已经有900P、910P、1270P、670P作为先锋,但是这次的厚度完全是挑战爱因斯坦和牛顿的一次尝试,所以伯爵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机芯设计的理念,包括轴承。我们经常看到一个机芯有多少个宝石轴承,但轴承带来了同样的问题:能量损失。这也是物理限制之一。因此,伯爵取消了许多枢轴结构,代之以陶瓷滚珠轴承,以确保本来就太薄的发条盒能够保证40小时的动力储存以及陀飞轮运转所需的额外25%。能量损失。

最后,当设计稿成功验证后,我们就来到了最后一个需要有效解决的问题——加工精度。整只手表厚度为2毫米,并拥有陀飞轮机芯,因此每个部件的加工精度变得尤为苛刻。按照伯爵的要求,误差值出来了:千分之二毫米!最要命的是,这样的零件出来后,还需要重新倒角、抛光,所以我的“名言”是真的——机芯的难度就在于它的薄。

解决完这些极端问题之后,接下来就是外观的描述了。在这款厚度不足2毫米的机芯面前完全不重要。自己看看图片吧。唯一值得注意的是没有把手。这很容易理解。 2mm的厚度从侧面看已经比表带薄了。加把手显然是不合适的。那么如何解决绕线问题呢?伯爵给出了一种特殊的工具,这种针可以与减速齿轮和扭矩控制系统配合来完成上链。还有两个数据我认为值得一提,那就是表镜的厚度,陀飞轮框架正面为0.2毫米,背面为0.16毫米。即使如此薄,这款手表仍然可以防水20米。背面陀飞轮框架下方还刻有一行小字——Faire Mieux Que。中文意思?不着急,因为我想先谈谈伯爵的几款新品。

Polo系列的两款新品——伯爵Polo Date 150周年纪念版腕表。既然它们都是成对出现的,那么它们绝对是一款不错的配对腕表。男款为42毫米,女款为36毫米。看到数据后我的第一个想法是,如果每个能小2毫米就更好了。但事实上,由于外壳的形状,真品并没有那么大,最重要的是四个字——颜值在线!在线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这些年好看的手表不少,但让我第一次问价格就想买的并不多。我看到实物照片后立即询问了这双 Polo的价格。无论是配色还是表带的细节都非常漂亮!高端食材往往只需要简单的烹饪,而高端手表往往只需要简单的配色。不是花哨,而是像这双Polo,搭配秋季毛衣就很好看!由于是150周年纪念版,两款腕表的秒针末尾均带有150字样,12点钟标志下方还添加了“1874”字样,以彰显其特殊地位。我认为计数相当周到。如果一个男人买了太多昂贵的东西,他就必须向家主报告。至于预算案是否通过,那就要看缘分了。这款纪念版腕表似乎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毕竟一半是给领导买的,预算能通过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也是前一段时间。这块手表说什么?我似乎找不到合适的成语来表达,但一句俗话就可以了——这大概就是世界上财富的样子。作为1979款的经典复刻版第一代Polo,其“金甲满城”的造型实在是太感人了!金表壳和表链的设计融为一体。对于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全金”表无论如何都是财富的代名词,而金表的尾部则是“金头金带”。此外,38毫米的直径也是当今最能平衡大表与正装两大元素的参数。至于机芯,自然是伯爵DNA的自动超薄型号。 “黄金、马球、超薄”,三个部分的故事完美地融入到一只腕表中。

Aura高级珠宝腕表(左中)及手镯腕表(右)

最后我们来说说一些高端手表。一方面,伯爵在超薄机芯方面的成就让大家明白,它不仅仅是一个高级珠宝品牌。另一方面,“不只是”二字意味着伯爵也对自己在珠宝方面的实力感到自豪,所以当珠宝与腕表合而为一时,就有了著名的Aura系列。如果说超薄机芯的故事让男性更加崇拜,那么Aura的珠宝系列绝对是首先针对女性的。今年两款全新Auras的发布,简直就是让女性疯狂的节奏。去年伯爵也有这么一双,蓝白配色,但今年改成了红白配色,镶嵌红宝石、粉红蓝宝石和钻石。如果你有钱买这样一双,绝对是传家宝。此外,耀眼的手链腕表还发布了新款腕表。金色密纹表链搭配金色几何雕刻结构,搭配蛋白石表盘,自然是让人越发爱上它的韵律。当然,对于女表来说,技术并不重要。清晰的色彩搭配和整体的气质和风格比什么都重要。

今年对于伯爵来说无疑是品牌的“大年”。但毫无疑问,伯爵永远不会停止挑战制表极限。还记得陀飞轮背面的那行字吗?我觉得用它作为结局比什么都更合适。翻译过来就是:“永远比要求的做得更好。”

于薇薇(新浪微博:@沉默酱油蛋)

“丹先生陪你喝咖啡”&“绣竹斋”品牌创始人。对咖啡和茶的热爱最终变成了一种职业。至于其他更广泛的爱好,比如:爱表、爱鞋、爱瓷器、爱家具、爱古典音乐……想想都害怕……

表达与互动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