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宝龙+圆珠笔 中国制笔大国之困:为何圆珠笔头仍需进口?
2024-12-03 16:17:13发布 浏览107次 信息编号:101524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万宝龙+圆珠笔 中国制笔大国之困:为何圆珠笔头仍需进口?
前段时间,突然有消息说,中国的圆珠笔笔尖其实要进口了,而且每年的进口数量都挺多的。然后舆论迅速引爆,大家都在质疑和困惑:为什么中国的制造业可以生产高铁、大型飞机、核弹和宇宙飞船,却不能生产圆珠笔笔尖?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当人们谈论中国是工业大国还是工业大国时,往往有人把圆珠笔当作口头禅,常见的嘲讽是:“你连圆珠笔头都做不出来,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是工业大国。制
笔企业 3000 多家,员工 2000 多万,年产量超过 400 亿支圆珠笔......中国已成为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在一系列傲人的身影背后,是核心技术和材料高度依赖进口、劣质假冒产品泛滥的尴尬局面,大量圆珠笔笔尖的“球珠”需要进口。
说实话,我国人家家常便饭,就连每天用的圆珠笔,它的小笔尖也一直依赖进口,这让很多人感到惊讶,也让很多人目瞪口呆,也激起了中国科研人员不服输的力量。
于是在 2016 年 9 月,太钢集团经过 5 年的研究,终于成功生产出一批直径为 2.3 毫米的不锈钢丝,这些不锈钢丝可以自豪地书写上“中国制造”的标志(用于制作笔尖)。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国产圆珠笔笔尖有望完全替代进口产品。因此,现在可以在我国制造圆珠笔笔尖。顺便说一句,世界上可以大规模生产圆珠笔尖的国家只有瑞士和日本,但现在我们不得不加上中国。(走别人的让别人没有出路,兔子还是个碉堡)。
至于制作圆珠笔笔尖的难点,这句话适用于地球上的大多数国家。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它是否想建设以及是否值得建设的问题。
都说圆珠笔笔尖很难制作,但它的难度是什么呢?在圆珠笔笔尖的小“球珠”中,还有五个引导油墨的凹槽,加工精度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为保证笔尖的光滑度和使用寿命,笔尖的开口厚度小于0.1毫米,球球、笔尖和墨槽的加工误差不能超过0.003毫米(成年头发约0.07毫米)。这个“世界级”的难题,已经难倒了中国 3000 多家制笔企业。
至于中国,这是一个做不做的问题,你要知道,中国现在正在经历制造业的转型,把原来的“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中国制造”。对于圆珠笔行业来说,成本是人们考虑的主要问题。
现在中国占据了全球圆珠笔市场的 80%,每年生产 380 亿支圆珠笔。换算一下,就是说全世界圆珠笔的年销量是 475 亿支,这似乎很虚张声势吧?事实上,即使全球圆珠笔行业有 500 亿支,整个圆珠笔的销量也不会超过 2 亿支。至于每个球的利润,估计只能以 “毫” 为单位计算(1 点 = 100 毫米)。因此,对于国内很多圆珠笔厂家来说,即使垄断了国内圆珠笔的生产,年利润也只有3000万支左右。而且圆珠笔尖的进口比自己开发便宜得多,所以没有人开发它。
同样,对于圆珠笔头这样一块小肉,很多钢铁企业也没有太过重视。据了解,笔尖用不锈钢材料国内需求量在1000吨左右,进口价格在12万元/吨左右。与开发国内笔尖的太钢数百万吨不锈钢产量相比,1000 多吨的需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生产和销售的人都不太关心这件作品,所以以前我国的圆珠笔尖都是直接进口的。
事实上,这个行业早在 5 年前就已经进入了价格战,主要是因为韩国、法国等国家的制造商的干预。他们其实是经过钢笔革命作为一个野蛮人强行进入这个领域,水性笔/中性笔在笔尖上兴起,笔底工艺要求远低于传统的油性圆珠笔,有些水性笔尖甚至都是普通的棒状钢芯,光滑度要求低,有些厂家甚至不需要用钢来制作水性笔尖, 门槛越来越低,几年后大量厂商涌入水性笔芯领域(包括中国厂商),然后厂商突然掀起了一场毁灭性的革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中性笔的理论概念最早是日本人自己提出的,而且真的是自己的利益埋没了自己的利益,别跟我说三菱的笔,这跟拉着NEC的涂层是一回事,说白了,全是情怀)。
韩国厂商发起的这场工业革命,不得不涉及到圆珠笔的定义:
狭义上的传统圆珠笔实际上是指油性笔,它对钢球的光滑度和钢球的座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其实小钢球的制造并没有什么难点,难点在于光滑度的过程控制和钢球表面的变化率)。敢问现在还有多少人还在使用油性圆珠笔?现在是改进水性笔和中性笔的时候了,圆珠笔在所有属性上都已经沦为鸡肋骨,可能还有日本、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等保守国家仍在大量使用圆珠笔。也就是说,这家水性笔的笔尖制造商用新的东西完成了毁灭性的弯道超车。这是对传统瑞士、日本制造商的高额利润的粉碎。
事实上,即使圆珠笔行业的产值达到 600 亿元,正如行业协会吹嘘的那样,也赶不上 IT 行业一小部分细分品类,更别说与人工智能的快速崛起相比了。至于钢芯制造商,他们每个人的年利润加起来还不如台积电一个季度的利润。至于生产对球类工艺要求高的油性圆珠笔钢球,全年的总利润估计不如台积电购买的一台ASML光刻机的单价。
即使你不提圆珠笔,这些球也已经被水基笔革命扼杀,进入蛋饺行业。笔的整个上下游产业链已经是夕阳产业了,先不说产能过剩,敢问今天你用的笔还是键盘/触摸屏多了,笔行业产值的增长率还没有赶上通货膨胀率,无论是产值还是 利润或增长率,这完全是天空,地下。如果说“笔”里有高利润率的例子,那就是一年卖不出去的奢侈品牌屈指可数,比如万宝龙的笔,镶嵌了一堆黄金和宝石,谁还看着你的钢球。
笔者写下这些是因为心里有一个疑惑,当时,这笔专项研发巨额资金本来可以分配到芯片光刻机、射频芯片、先进半导体工艺、人工智能等领域,但是当项目立项时,资源被传统钢铁行业的一些院士抢走了。这笔大笔钱本来应该有更好的回报,但不幸的是,现在看来投资回报已经足够了。(中国工程院的新兴领域有多少演讲者?而传统行业,甚至是夕阳产能过剩的行业,在中国工程院和国家发改委都有很大的话语权。
日本擅长的行业大多已经是传统的夕阳产业,靠着漫长的日常吹吹PPT来误导舆论,即使这种日落行业的产值不低,利润少得可怜或盈利为负,日本冶金、材料、电器企业的所有利润加起来都不如三星电子(投行预计三星电子在第二季度2017年利润将超过116亿美元,接近中国工商银行),大量日本企业依靠虚假账户欺诈性可转换债券成为不死僵尸(资不抵债的东芝集团面临退市的概率不小,而且诚信危机太严重,恐怕连僵尸企业都做不到)。为了攻克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必须集中精力抢占未来经济主导地位的新兴产业,并向美帝国主义硅谷学习更多,从而有机会在角落里超车。但是,在一个已经非常成熟的传统行业中,往往是事半功倍,一个国家的资源和精力是有限的,笔者并不反对在任何科学研究领域争取资源,而是应该按照优先次序集中资源攻关,这是经济领域的一个基本原则, 新兴国家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配置。
既然油性圆珠笔的钢球已经成功,中国可以进一步将韩国之后的“笔”业从地板价扼杀到地狱价,将韩国和捷克厂商的利润降至零,将日本和瑞士厂商的利润降至负值。
长按识别二维码尝试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