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利川市检察院:假名牌包销毁现场教群众辨真假

2025-07-18 21:03:21发布    浏览11次    信息编号:113374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湖北省利川市检察院:假名牌包销毁现场教群众辨真假

湖北省利川市检察院的检察官们,与法官及办案民警一同抵达了某垃圾回收站,对那些被扣押的涉案假冒商品包进行了集中销毁,并在整个过程中进行了现场监督,以确保这些假冒商品不会再次流入市场。

你瞧,尽管这个手提包外表印有知名品牌的标志,但仔细触摸便能察觉其质地存在差异……最近,在湖北省利川市的一个垃圾回收站,检察院的检察官与市法院的法官、负责案件的警察一同站在销毁假冒名牌包的现场,亲自向周围的居民演示如何区分真伪名牌手提包。

在该院审理的一宗案件里,有人假冒某知名品牌皮包的旗号,声称所售商品为该品牌厂商生产的次品,俗称尾货,价格低至数百元。这真的是名牌包吗?当利川市检察院对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的调查告一段落,那些所谓“名牌尾货包”的伪装终于被戳破。

明知是假货,仍当正品卖

该品牌包包由广东一家皮具企业制造,其零售价大约在每千元左右。2019年,长期在广东从事皮具生意的谭某观察到众多皮革厂经营状况不佳,甚至面临破产边缘,于是产生了收购这些即将关闭工厂中的皮具进行转售的念头。经过与企业谈判,谭某以每只40元的价格,大量购入了5030个非品牌皮包。由于批量转卖未能如愿,谭某遂将这批皮包运回利川,并将其存放在自己的住处,打算进行分批零售。

在购买之时,谭某凭借其丰富的行业经验,并考虑了购买价格以及皮具的外观等因素,认定这批皮包是冒用注册商标的伪劣产品。然而,为了能够以高价转手以谋取利润,自2022年起,谭某仍旧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销售,其售价仅为正品的一半。在销售过程中,谭某主要负责接收订单,而他的儿媳杨某则负责商品的发货工作。

为了使假冒的皮包能够顺利销售,谭某在包装设计和销售话术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他首先购置了大量纸箱,并参照正品皮包的外包装内容和样式,委托他人进行印刷。当客户询问皮包是否为正品时,谭某并未直接回应,而是宣称“这些是正规厂家生产的,但产品质量存在问题,属于次品,因此售价低于正品”。谭某经过精心包装,总共卖出超过500个假冒皮包,销售额累计达到11万元多。

引导侦查突破取证难题

2023年4月,利川市市场监管局接到上海市长宁区市场监管局转来的信息,指出利川区域内某住宅内有人可能通过网络平台售卖假冒知名品牌的包包。紧接着,利川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利川市公安局,迅速派遣人员对该住宅进行了调查。在现场,他们查获了4524个尚未售出的皮包。经过商标权利人的鉴定,这些皮包均被认定为侵犯注册商标权的假冒商品。

公安机关展开立案调查后,鉴于网络销售假冒产品的方式相当隐蔽,证据收集和案件查处面临不小的挑战。根据利川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共同签署的《关于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协作的指导意见》,利川市检察院被邀请依法参与到这一案件中。

为了精确打击犯罪活动,该机构指导公安部门依据犯罪嫌疑人对于销售状况的陈述,搜集发货明细、网络交易数据、转账证明等相关资料,并在物流渠道、资金流动、信息传递这三个环节上紧密相连,彻底查明销售总额。对于嫌疑人所提出的“刷单”抗辩,该院综合考量了购入量、库存量以及资金流向等因素,进行了精确的判断;同时,该院还指导公安机关对现场扣押的皮包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和统计,并依据标价完成了商品价值的评估工作。

2024年5月,利川市检察院收到公安机关转来的案件进行审查起诉。承办检察官在梳理案件时,除了已知的销售金额,还发现杨某在某支付平台上的交易记录中存在一些金额来源不明的收款。他们不禁疑问,杨某是否在其他网络平台上也进行了销售假冒包的行为?带着这样的疑问,检察官决定自行展开补充侦查。通过有针对性的审讯,详细解释了认罪认罚可能带来的法律影响,杨某最终坦白承认在另一网络平台上售卖了若干假冒手袋。经过整理和计算,其销售额累计达到了一万元以上。

促成和解为企业挽损

2024年12月,利川市检察院对谭某、杨某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提起公诉。这种行为通过销售劣质商品并以低价抢占市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严重损害了被侵权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能力。被告人谭某、杨某并无正当职业,家庭经济状况一般,若非他们自愿进行赔偿,即使企业最终胜诉,也可能无法收回损失,只能拿到一张空白的判决书。承办检察官提出,为了更有效地保障被侵权企业的合法权益,必须促使被告人承认罪行并愿意接受惩罚,同时推动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案件处理的最佳成效。

起初,被告方仅能提出6万元赔偿,这导致赔偿金额上存在显著分歧。利川市检察院与法院积极组织双方进行多次调解,认真听取各方诉求,并对谭某、杨某耐心解释其行为对被侵权企业造成的损害。经过不懈努力,双方最终达成了和解协议,谭某、杨某决定一次性赔偿被侵权企业20万元。

基于案件的事实、情节以及两位被告人的悔罪及认罚表现,今年四月,法院对谭某作出了一项判决,即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七个月,同时给予缓刑两年,并需缴纳罚金12万元;对杨某的判决则是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并需缴纳罚金3万元。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