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博士生走私威士忌偷逃税超千万,法律警钟敲响
2025-09-07 17:03:09发布 浏览7次 信息编号:117021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最近,一位36岁的博士生,凭借在德国学习与工作的经历,持续走私欧洲制造的威士忌,规避海关检查,偷逃的税款高达1200多万元,结果被法庭判刑五年,同时还被处以1216万元人民币的罚金,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部分高知人士在法律观念上的淡薄,也再一次提醒了社会加强打击走私和税务监督的重要性。
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及红星新闻报道,龚某某是江苏常州市的居民,从2020年开始,借助他在德国留学时建立起来的资源和人脉,与别人一起通过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售卖威士忌酒,并且采用个人邮寄方法将货物从国外偷运进来。龚某某为了躲避海关检查,唆使黄某某等人给客户编造假的报关文件,还让货主交出许多人的姓名、电话和住址,用“直接邮寄交税”、“直接邮寄不交税”等各种手法,把每批价值九百元到几万元不等的威士忌酒,用虚报价格的方式向海关报上去,是为了不交税。
经查实,龚某某等人运用前述方法走私的烈酒,总共漏缴了税款五十七万元,其中黄某某经手的偷税金额为九万六千元。该金额十分惊人,不仅使国家财政蒙受重大损失,还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环境。
审理案件期间,初审判决龚某某触犯走私普通货物罪名,决定执行五年监禁,同时缴纳罚金一千二百一十六万元人民币。但龚某某对裁决持有异议,于是向上一级法院提出申诉。二审法庭经过审理,确认首审判决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罪名认定无误,审判流程合规,但对刑罚过重,因此保留了对龚某某的定罪结果,废除了原判中的刑罚决定,改判其有期徒刑五年,并处以罚金一千二百一十六万元。
应当指出的是,龚某某案发后自行到案,并且坦白承认了自己的违法行为,展现出些许认错情绪。不过,即便如此,审判机构依然觉得其所作所为性质十分严重,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很高,必须依照法律对其进行制裁。
根据案件情况分析,龚某某得以持续进行走私工作,主要得益于他运用留学经历所积累的优势条件。他不仅对欧洲的酒类市场非常了解,还精通通过互联网渠道开展销售的业务,并且能够借助“直邮”这类表面合法的邮寄途径来躲避海关的检查。此类利用高智商实施的犯罪行为,通常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和更大的破坏力,给相关执法机构带来了不小的应对难度。
这件事也表明,现在跨境网上销售和寄送货物领域在收税管理上还有不足之处。虽然近些年国家对跨境网上销售收税方法调整过好几次,但在实际运作中,还是存在管理不力、执行不严的情况,给那些做坏事的人有了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龚某某入狱前是研究生学历,具备较强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但恰恰是这种“高知”身份,令他在实施违法活动时更善于掩饰,更易掩盖真实目的,从而规避法律惩罚。这一事件启示我们,不论从事何种工作或具备何种学识,都必须持续强化法治观念,切莫触犯法规。
龚某某的案件并非孤例。近些年,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迅猛进步,走私、偷税等违法行为展现出新的动向。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智商的人员,借助自身才能从事不法之事,对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害。所以,强化法律宣传、健全税务监督机制、提升司法效能,是眼下迫切需要处理的关键问题。
龚某某的事件再次证明,法律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论地位怎样,只要违犯法规,必定承受相称的制裁。这也提醒社会大众,需要建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守法意识,避开违法乱纪行为,一起保持良好的社会环境。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