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学研究现新奇论调,如陶渊明是颓废主义等,该如何看待?
2025-10-27 23:04:58发布 浏览1次 信息编号:120544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明〕佚名 《陶潜轶事图》(局部)
在最近的几年当中,比较文学之风刮进了古典文学研究的园地,使得大家的眼界变得开阔起来,思路也变得灵活多变了,这无疑是一件好事情。然而,在我们的耳边以及眼前,也时不时会接触到一些新奇的论调,比如说庄子的散文、李贺的诗好像“意识流”一样啦,陶渊明是“颓废主义”啦,最近又有其他人讲,晋朝的阮籍、嵇康、吕安、向秀,还有孙登、陶渊明,都是“垮掉的一代诗人”。
有一点算是新奇的那种论调,并不必然就一定是属于不好的事。自从清末时期西学开始东渐以来这种状况出现之后,在历史文学这个领域范围中就颇为广泛地流传过一些呈现为新奇这般模样的议论。像屈原所创作的《离骚》实际上是秦始皇博士所撰写的《仙真人诗》这种说法啦,墨子是来自印度地区这人的这种观点啦,宣称大禹是一条虫的这种讲法啦,像这样的情况等等之类 。
这几年存在新奇议论,从其“惊世骇俗”的程度来讲,好像比起之前的人而言还稍微差那么一点。本文仅仅想要探讨一下,阮籍究竟能不能算“垮掉的一代”,陶渊明又能不能算“垮掉的一代”?
〔明〕丁云鹏《漉酒图轴》
此图描绘东晋陶渊明漉酒的情景
阮籍有其愤世嫉俗的一面,这是众所周知的,陶渊明有其愤世嫉俗的一面,这是众所周知的,阮籍有其狂放的一面,这是众所周知的,陶渊明有其狂放的一面,这是众所周知的,阮籍有其怪诞的一面,这是众所周知的,陶渊明有其怪诞的一面,这是众所周知的:
帝将其任用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有官员称有儿子杀了母亲,阮籍说:“嘻!杀父亲还勉强能行,竟至于杀母亲吗!”在座的人都对他失言感到奇怪,帝说:“杀父亲,这是天下极其恶劣的事,而你却认为可行吗?”阮籍说:“禽兽知道母亲却不知道父亲,杀父亲,那是和禽兽同类;杀母亲,就连禽兽都不如。”众人这才心悦诚服。
司马氏乃是为了能够篡位,从而极为提倡孝道,还主张凭借孝来治理天下 。原因在于,要是主张以忠去治理天下啦,那么他们的立脚之处就会不稳当,处理事情就会变得棘手困难,阐述观点论证道理也会变得艰难起来呀,所以必定得要以孝治天下 。
〔明〕刘仲贤《七贤图》
阮籍说出的迹近灭伦的狂言,其实质是在和司马昭开玩笑,是因有激愤之情才说,不过在实际行动方面,阮籍是一个凭借“事母至孝”闻名的孝子。又如:
邻居家的年轻女子容貌美丽,在酒垆前卖酒。阮籍曾经前往饮酒,喝醉后,就躺在她的身旁。阮籍自己既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女子的丈夫观察后,也不产生怀疑。
明明喜爱美丽却竟然全然不顾及礼仪法规,竟然又能够得到少妇丈夫的谅解,由此可以看出她行为的大胆程度。虽然行径近似流氓,然而内心的纯洁,实际上并不亚于儿童 。
如此肯定并不过分。
〔元〕赵孟頫《画渊明归去来辞图》(局部)
至陶渊明,所为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而自动辞官之事,颇令同时代人惊讶,除此而外,其行为甚平和。
他所作之诗,除去《述酒》等为数不多的篇章之外,亦是通俗易懂使人易于接近的。然而其语言上呈现出的质朴平实,并未将他精神层面的深沉与厚重、广博与多元给遮蔽起来。单拿他的那首《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这首诗作来讲: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禾还。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
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
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翻看一下历史,就在这一年,二月到八月期间,他的家乡浔阳地带,出现了卢循义军与刘裕官军的激烈拉锯战,江州刺史何无忌在这场战役中战死。然而在他所作的诗里面,只是不停地反复咀嚼着人生衣食方面的常理,在诗中认真地描述着春种秋收这类平常的农事立业,对于战争没有提及任何一字 。
在那样动乱的年月里,于那样动乱的地方,他竟然能够写出这般平静自然的诗,这应当算得上是一个奇迹!他是何等酷似一个历经诸多忧患却能在变故中保持如常的老农民啊!他不去提及战事并非是在逃避现实,实则是以缄默回应现实,难怪萧统会说他的诗是“语时事则指而可想”!
〔近现代〕傅抱石《渊明沽酒图》
总之,阮籍有一些言行,这些言行或多或少被常人视为狂、怪,陶渊明也有一些言行,这些言行或多或少被常人视为狂、怪,然而他们都并非故意做出与众不同的行为,以此来掩盖自身的庸俗与空虚 。
他们所创作的诗文,尽管或多或少存在着让人难以理解的地方,然而却并非是特意去炮制一些玄虚晦涩的词句,以此来掩饰自身的贫乏以及浅薄。
我未曾会见过国外那所谓垮掉的一代的诗人,我也不曾拜读过他们的诗集,然而据说这类作家的内心是颇为空虚可怜的,用他们去比阮、陶两人,或者用阮、陶两人来比拟他们,我总觉得颇有些不伦不类。
阮,对现实有着极为深刻的不满,陶,同样对现实有着极为深刻的不满,然而,他们俩,从没有,失去自己的信念,并且,没有承认,自己是什么,“垮掉的一代”。
〔清〕倪田《山舆图》
图绘陶渊明儿子和弟子负舆他出行的情形
倘若更进一步将朱熹、辛弃疾、龚自珍、谭嗣同等人针对陶渊明所发表的言论给援引出来,那么陶的形象将会愈发更为崇高的了。阮跟陶的诗作确实存在无法对他们所处的那个社会产生影响使之动摇的情况,然而他们却能够证实,他们未曾向那个社会呈现出屈服的姿态 。
新奇的论调,并不必然就属于坏事。然而那些新奇的东西,不一定统统都能够经受得住时间的检验,也不一定全都能够经受住实事求是的科学剖析。
《陶渊明》(中国人的精神建筑师)
据传,美国有一位属于垮掉的一代的诗人,甚是喜爱寒山和尚所创作的诗,以及禅宗的语录,极为向往东方哲学以及文学当中的神秘,在寒山子所作的诗里面,存在这样的著名语句:
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
根据不足的新奇论调,其寿命也不过是不耐寒的芙蓉而已!
点击图片购买
《陶渊明》(中国人的精神建筑师)
廖仲安 著
大连出版社
著名作家廖仲安的代表作是《陶渊明》廖仲安曾担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所兼职教授还是唐代文学研究会第一届常务理事。
他是权威学者,在当代对陶渊明展开研究,其针对陶渊明的研究有着颇多特点,既有独到观点,又将那研究做得全面,还做得细致 。
他凭借对文献的考证与发掘,针对当时社会背景展开深入剖析,并且结合对陶渊明各时期那些文学作品的解析,把陶渊明的一生划分成几个部分,有青年时期,有从出仕到归田的阶段,有《归去来辞》与《归园田居》所对应的时期,有归田以后的生活阶段,有《饮酒》二十首相关的时期,有《桃花源诗并序》对应的时期,还有晚年的生活阶段 。
梳理了陶渊明思想的来源,梳理了其思想的发展变化,解读了陶渊明的隐逸生活,解读了其人生追求,完整展现了陶渊明从传统文人转变为隐逸诗人的思想脉络,完整展现了陶渊明所创造的理想生活。
这本书是当代针对陶渊明展开研究的,具有开创意义的作品,也是该领域集众多研究成果于一体的作品。这一回进行出版,增添了4篇由廖仲安所撰写的,关于陶渊明的文章,以及《陶渊明年谱》,如此一来便能够让读者在更全方位,且更深入的层面上,去了解陶渊明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他所创作的作品。
书的末尾附有,明代仇英所绘制的《桃花源图》,超长大拉页,长度为72cm,采用高清彩色印刷方式,能让人感受古人想象里的世外桃源。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