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消费节:20亿互动红包引领电商狂欢,消费金融助力奢侈品购物
2024-12-06 02:14:04发布 浏览224次 信息编号:101931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京东618消费节:20亿互动红包引领电商狂欢,消费金融助力奢侈品购物
“618”原本是京东“打造”的消费节日,从京东6月店庆月开始,到“618”店庆日达到高潮。京东每年都会在店庆月和店庆日期间推出大型促销活动。这样的情况已经连续持续了14年。今年618期间,除了各种红包、闪购、福利券之外,京东还发放了近20亿的互动红包。但由于其他电商和零售商的竞相参与,“618”成为继双11之后各大电商和零售商热捧的又一消费节日。
在京东大规模红包的带动下,除了各大电商和零售商的热情参与外,还有一家“周边”服务商也积极参与“618”消费节,那就是消费者金融公司。我参加了奢侈品电商“寺库618大促”,为部分在寺库购买的消费者提供免息分期服务。据悉,只要开国库支票,即可领取600元优惠券,给用户带来比全额购买更优惠的分期购买效果。
2016年8月,即时消费金融增资至13亿元,在当时国内15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注册资本排名第三。其投资方包括重庆百货、中关村科技、物美控股、重庆银行、阳光保险、浙江中国小商品城等知名企业。截至2016年5月30日,运营9个月内,贷款总额已达10亿元。
2017年4月,妈妈消费金融在“2016重庆经济年度人物企业评选”活动中荣获“2016重庆经济年度十大创新企业”称号。然而不久前,即2017年3月末,马消费金融被下达今年首个行政处罚决定书。因违反征信行业相关规定,被罚款39万元。
据介绍,即时消费金融之所以受到处罚,是因为违反了《信用信息行业管理条例》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以及《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尽管没有给出具体原因,但上述规定涵盖的情形包括:非法提供、出售信息;因疏忽而泄露信息的;未按照规定处理异议或者未更正确实错误、遗漏的信息的;违反规定向征信机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提供未依法公开的个人不良信息,未事先告知信息主体,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
另一家消费金融公司百钱金融表示,将推出混合云项目,有望将场景化消费审批带入“倒计时”时代。即为了挖掘90后年轻消费群体,我们将利用技术手段,将贷款审批速度提升到“秒到秒”的服务升级水平。对于以90后为代表的消费金融用户群体来说,用户体验非常重要,他们的容忍度往往不超过15分钟。因此,百千金融加大了在大数据、数据驱动的风险定价、全生命周期风控管理等方面的力度,推出了“二次”审批贷款服务。
然而,就在百千财经为“618”准备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同时,反对百千财经的网络用户群却在不断扩大。 “618”前后,网友在网上投诉百千分期未经客户同意,将12期改为24期,有的甚至改为36期。还存在贷款5000元、还款3000元逾期,随后索要8000多元的情况。在此情况下,不少百钱金融用户发布了大量“威胁”催收短信和邮件记录。
除了高额利息外,还有客户服务费、资产管理费、增值服务费、散还服务费等各种费用,加起来高达本金的70%以上,但用户却这么做了当时没在意。彭女士两年前向百钱金融申请了9000元现金贷款,并分30期偿还。按照承诺还清5000多元后,她被告知还欠11000多元。彭女士以没有贷款合同为由,未明确告知服务费、逾期还款费用标准等,拒绝偿还余款。此后,她与父母、亲戚等家庭成员受到各种骚扰电话和催收短信的轰炸。
百钱金融也是深圳市消委会公布的2016年投诉数量最多的互助金融平台之一。投诉内容包括过高的利息、限制提前还款、乱收高额滞纳金等。除了几种常见的方式外,“618”前后,也有消费者反映,自己并未在百钱金融申请消费贷,却被“收到”了贷款。其中,百钱工作人员利用泄露的消费者信息进行套现。贷款,特别是与当地小型商业银行分行合作的贷款,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当然,也有离婚等情况下,恶意把消费者送到百千申请贷款,但贷款也被批准的情况。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和银行研究中心近日联合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创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接近6万亿元。如果按照20%的增速预测,到2020年我国消费信贷规模预计将突破12万亿元。虽然国家原定于今年3月完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但目前已经延长以2018年6月为接受监管机构验收的最后期限。整改未完成的,将予以取缔。在万亿美元的市场中,如何进行合理、适度、及时的调整,是监管机构面临的挑战。
此外,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中介机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网贷行业。 《暂行办法》。为了避免对各网贷平台造成重大影响,还规定了12个月的过渡调整期。距离“8.24”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8.24”对网贷市场影响有多大,还有待观察。
在整顿催收行为方面,2017年5月4日,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深圳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催收行为规范》(征求意见稿),规范深圳网贷行业催收行为。这是全国首个出台的规范网贷平台催收行为的地方性文件。其他类似的地方性文件和国家性文件也应尽快出台,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因此,消费者尤其是90后,在欢呼“618”消费节的同时,也应警惕可能出现的“千千万万”的消费金融陷阱,避免出现借钱买便宜的情况。最终变得更贵的商品。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