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奢侈品电商行业崛起与寺库的困境分析

2024-12-06 18:05:04发布    浏览120次    信息编号:102039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新冠疫情下奢侈品电商行业崛起与寺库的困境分析

近两年,COVID-19疫情在全球肆虐,线下商业交易减少,客观上“助力”了奢侈品电商行业的发展。

咨询公司贝恩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在线奢侈品销售额为580亿美元,而2019年为390亿美元。该行业在全球奢侈品销售市场的份额从12%增至23%,几乎翻了一番。一段时间后。

然而,寺库作为中国第一的奢侈品电商,不仅没能抓住疫情红利,反而在后疫情时代,处境每况愈下。寺库最先被媒体报道拖欠员工社保工资和供应商欠款。随后,不少消费者反映在寺库购物时出现“送货困难”。近日,有消息称寺库申请破产。

虽然寺库立即辟谣破产传闻,但寺库最近的经历和表现却很糟糕,命悬一线。寺库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更是不尽如人意。截至2022年1月6日,寺库总市值不足3000万美元。

我们不禁要问,按理说,疫情对于奢侈品电商来说是“天然的帮助”,那么为什么疫情却没能帮助到这家奢侈品电商呢?寺库出了什么问题?

中国电商缺乏奢侈品行业话语权:昔日明星平台全线倒闭

我看到有媒体评论说寺库的衰落是因为相比京东、阿里巴巴等平台缺乏渠道和议价能力。因此,其市场份额被阿里巴巴和京东挤压。

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京东和阿里巴巴的奢侈品电商业务也表现一般。京东和阿里巴巴从未将奢侈品视为战略品类。

寺库,以及之前已经倒闭或没落的猫步网、真品网、美花汇等,实际上在全球奢侈品电商行业没有发言权。首先,各大奢侈品牌,如Louis 、Gucci、Dior、Prada等都是国外品牌,奢侈品的生态和运营规则掌握在这些海外巨头和合作伙伴手中;其次,奢侈品出于品牌保全和销售策略的目的,不想在这些被贴上“低价”、“平民化”标签的电商市场上销售自己的产品。我更喜欢通过自己的官网或者传统的线下实体店渠道来销售。 。

以上两个因素是国内所有奢侈品电商长期处于被动的原因。所以,寺库的问题和遭遇并不是寺库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共同问题。过去很多年,寺库的竞争对手猫步网、真品网、美发汇等都没有发展起来,都是因为这个。放眼整个行业,寺库能够生存到今天,已经是一个奇迹。

近十年来,寺库和猫步网的知名度已经到了一定阶段。首先,是资本驱动的。其次,当时的法规还不完善,奢侈品可以通过各种半黑白的手段进行销售。如今资本热潮退去,我国也加强了知识产权保护,全面推进互联网法治。包括寺库在内的所有奢侈品电商自然都失去了生存地盘。

提升中国电商在全球奢侈品行业的话语权,关键不仅在于电商的努力,更在于中国经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换句话说,只有一批顶级奢侈品牌在中国诞生,中国奢侈品电商才能不被别人噎住,才有希望真正崛起。比如,一些基于故宫IP开发的产品,很多已经达到了准奢侈品的门槛,在国内各大电商平台上热销。

左右摇摆的定位:一会儿去掉奢侈品标签,一会儿又强化奢侈品定位

除了行业共性问题外,寺库的危机也与自身的“超前努力”密不可分。战略聚焦的缺失也是寺库目前处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早在2015年至2016年,寺库就认识到奢侈品电商的固有局限性,开始进行多元化转型。 2015年底的1217购物节,寺库认为1217是为对生活品质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打造的专属购物节。此前,寺库CEO李日学在演讲中也表示,司库要重点关注金融、汽车、媒体。在其他领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以掌柜为代表的中国奢侈品电商将在2015年到2016年进行全面转型,转型的第一步就是摘掉奢侈品标签!

此后,寺库多元化发展,不再是一家纯粹的奢侈品电商公司。比如,2018年寺库开通了48小时服务,这是一个贴近生活体验的项目。时光设计师体验已在多个城市推出,设有都市经典、四季私宴、周末减压、亲子成长、京郊度假五大版块。与普通的定制服务不同,寺库的时光设计师体验让消费者对一座城市有更深入的了解,获得更大的精神满足。

当时我写了一篇文章,赞扬寺库的多元化升级。相信寺库通过本地生活服务产品切入了用户的线下时间,真正打通了国内奢侈品领域第一个“线上+线下”的闭环消费体系。也就是说,现在寺库已经开始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实体商品,一条是生活服务。在满足消费者更多需求的同时,也帮助寺库探索更多商业可能性。而且,相比大牌实体商品,寺库对服务商品拥有更直接的掌控力(从源头直接与设计师合作,共同开发服务项目),能够更好地将对消费者的理解落实到服务体系中。 。

但从寺库近年来的发展来看,寺库的战略定位一直在动摇,未能抓住多元化发展机遇。一会儿讲多元化发展,弱化奢侈品牌,一会儿又强调奢侈品牌。 “寺库,我是奢侈品”的口号依然响亮。

2020年直播电商蓬勃发展时,寺库也借势涉足奢侈品电商直播,依然强化奢侈品属性。 2020年底,本来就不富裕的寺库斥巨资在北京打造了豪华直播基地。这个基地据说面积有几千平方米,李佳琪和薇娅的直播间很难接近。

这不是废话吗?我在接受《商学院》采访时就说过,直播电商经常以低价出售商品。竞争力是低价,而奢侈品的特点是反低价。两者自然是矛盾的。如何找到平衡点是困难的。

随后,寺库屡犯错误,直播数据造假将寺库推向舆论风口浪尖。后来寺库又发生了多起银行挤兑事件,给之前的乱花钱带来了惨痛的后果。

写在最后:总之,寺库的问题不仅是行业的通病,更离不开一次又一次的自毁。

有人说,寺库要想转型、生存,可以复制唯品会的工作。唯品会也曾萌生过做奢侈品电商的想法。后来看清情况后,升级为特约销售平台。与多个知名品牌合作,拥抱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它可以自己掌控每一个环节,一步一步,挺过几波电商危机,时至今日仍在前行。

两年前,我会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我会尝试一下。

现在,寺库最重要的不是转型,而是尽快解决眼前的问题,比如员工工资社保、供应商付款、合作伙伴各种权益履行等。如果处理不好,就备案因为破产不是一个选择,但你可以考虑它。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