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创作成就展盛大开幕

2024-12-09 13:09:52发布    浏览220次    信息编号:102512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国家·民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创作成就展盛大开幕

展会开幕式现场

艺术和设计是时代的晴雨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始终紧随国家进程,与社会建设和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正如张鼎先生所说:学院的发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步”,艺术设计事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步”。

2019年9月30日,“国家·民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创作成果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其中特展“首都国际机场壁画文献展”。本次展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承办,展览时间为2019年10月1日至11月3日。展览地点分别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三楼展厅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A区多功能厅A。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本次展览总策划、苏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方晓峰展览统筹单位清华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原党委书记张凤昌在开幕式上致辞展览仪式。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致辞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表示,从这次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美术学院作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机构,在国家形象、公众审美教育等方面承担了大量的服务工作。和日常生活。我们也可以审视合并后,在综合性大学的环境下,美术学院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他认为美术学院在清华大学发展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大美育”对于清华大学“更加人文”发展方向的重要作用。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陆晓波致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路晓波在致辞中强调,要着眼未来,以伟大艺术设计的视角展现新时代的价值追求,履行责任与担当。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路晓波认为,在科技突破、社会变革、全球竞争与合作不断深化的今天,艺术设计及其承载的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已成为国家发展和创新的引擎。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致辞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表示,能够进入博物馆展览,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展出的作品已经进入历史。他认为,这次展览非常丰富、充实,我们可以看到一代又一代美院为国家奋斗、释放才华的过程。这些珍贵的展品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方晓峰致辞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方晓峰认为,国家和民生并不是一组对立的概念,而是相互排斥的。国家宏大而又抽象,民生具体而又微观。民生是立国之本,国家形象体现着民生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追求。方晓峰提到,“设计创造了伟大的美,但并不表达它。”比如,这次展览展示了许多大家熟悉的生命标识、交通标识、行业标识等,很多人不知道这些都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生和校友制作的。设计师追求的不是名利,而是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张凤昌致辞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张凤昌表示,看了这次展览,信心倍增。他强调,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要继承前辈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艺术与科学的优势。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马赛主持开幕式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马赛主持开幕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院长常沙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李党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刘巨德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原院长秦有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老先生、校友温连昌、张受志、贾彦良、王玉林、夏欣等出席开幕式。本次展览策划信息及线索提供者岳新,人民画报图片库馆长吴亮,美术学院教授朱崇寿,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全胜,副馆长陈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总经理、工程师孙晨主任、青商集团董事长吴曦等各界嘉宾也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生等约200名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他们以清华美院特有的方式呈现作品,庆祝祖国的生日。

嘉宾观看展览

嘉宾观看展览

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自成立以来,国家就明确提出将学校作为唯一独立的高等设计艺术院校的办学方针。当时:培养精通专业知识、掌握熟练技能、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高级工艺美术设计人才。 。当时聚集了一批学术造诣深厚的艺术大师,如张光宇、庞薰琹、魏天临、朱大年、张鼎、吴冠中、袁运甫等,其中不少人从事艺术设计工作。以及美术。创作上的成就。 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学院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嘉宾观看展览

嘉宾观看展览

本次展览以新中国70年的发展为时间线索,以创作成果展的形式呈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生及校友的300余幅作品,涵盖三个领域:方面:国家形象、日常生活、职业教育。 ,梳理学院历史和脉络,展示不同时期师生、校友为“国家民生”做出的贡献,以及其他重要学术成就。

展会现场

赋予了共和国形象清新、雄浑、庄严的内涵

建国初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的主要创始人就曾参与政协会徽、国徽、建国瓷器、人民英雄纪念碑、三大勋章、元帅服、北京展览馆(原北京展览馆、苏联展览馆)、北京饭店、国际博览会等重要国家形象设计作品中国馆和国家重大事件纪念邮票,遵循“民族形式、大众适用、科学方法”的原则,通过“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打造了一批重要的国家形象设计。 ”。共和国形象被赋予了清新、蓬勃、庄严的内涵。

展会现场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后,师生和校友代表积极参与首都十大建筑装饰和国庆十周年纪念邮票、红旗牌国宾车及评审车、《大闹天宫》动画设计、BK651、BK652公交车设计、华生牌台扇、毛主席纪念堂水晶棺及壁画、建筑装饰等设计工作与国家形象、民族工业密切相关,创造了许多经典设计和代表性产品。比如首都十大建筑,以其宏伟的气势、端庄大方的民族风格和所体现的高贵乐观的时代精神,至今仍是一个时代的光辉典范。

展会现场

中国社会走向改革开放的先兆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了大力改革的新时代。除了首都机场壁画、波音747飞机外观涂装和内饰设计等国家级项目外,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师生还参与了首都机场的室内外装饰艺术设计。北京及全国各地多家大型酒店、地铁等重点公共设施的壁画、雕塑设计。其中,首都国际机场壁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完成的第一件大型公共艺术作品。它所倡导的艺术思想解放被誉为中国社会走向改革开放的先声。

展会现场

改革开放后,中国产生了一批经典动画片。张鼎的《哪吒浩海》打破了清末以来娃娃白、肥、圆、呆板的外观。它从海边渔村的孩子身上找到了灵感,塑造了英雄、坚毅、勇敢的哪吒形象,是现代中国孩子的理想形象。刘聚德的《夹鹿救鹿》将佛教内涵和文学场景形象化。这些漫画的美术设计成为人们冲破“文革”思想禁锢的重要标志。

展会现场

视觉传达社会化、符号化的大趋势也在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陈汉民、王国伦、韩美林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们设计了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币硬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香港回归特别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志——公路禁止通行标志、工商银行银行卡等作品。中国标志、标志、绿色食品标志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在这个不断开放、融入国际社会的时期的现代化进程,同时始终保持民族独特性。

展会现场

紧跟时代,影响大众审美

进入新时代,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视觉传达领域的设计作品始终紧跟时代发展。

一是国家层面、社会福利层面、商业层面多元化发展趋势。各个级别都有特色鲜明的代表作品,如国家最高科技奖章、各类制服、中国福利彩票标志、中国联通标志设计等。

展会现场

另一种是紧跟时代发展又保持民族特色的艺术审美。它引发社会热议,通过信息传播影响公众审美。这一点在以生肖邮票为代表的邮票设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老一代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依然活跃在设计舞台上,新一代的设计师也不断涌现。

展会现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保持艺术设计学科的前瞻性和领先地位的同时,大力发展美术学科,成立绘画雕塑系。在2010年完成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项目中,艺术学科专业教师完成了多幅中国画、油画、雕塑作品。 2013年至2014年,在文化部、财政部、中国文联主办的以绘画雕塑系教师为主体的中华文明历史题材艺术创作项目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承担艺术创作项目15个。此外,在中央党校雕塑创作、中央党史办美术创作、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创作、美术创作等重大美术创作项目中,在中宣部建党一百周年创作工程中,美术专业教师展现了创作实力,以高水平的艺术创作赢得了国家和社会的赞誉。

展会现场

倡导艺术与科学融合,肩负新世纪国家使命

并入清华大学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拓展,其核心是促进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倡导包容性。

在李政道先生、吴冠中先生的积极倡导下,自2001年起每五年举办一次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美术学院承办的“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大学。迄今为止,“艺术与科学”展览已成功举办四届,第五届活动将于2019年11月2日举办。

展会现场

随着科技的发展,主题更加丰富,涉及信息技术、生态文明等更深层次的探索和面向未来的人文思考。 2011年9月,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作为主承办单位主办的首届“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汇聚了来自全球500多位设计师的作品,涵盖服装、食品等各个领域。 、住房、交通、使用。此次展览的深远影响至今仍在持续。自2000年起,“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作为国际当代艺术的重大展览活动在北京举办。每两年以双年展的形式在中国不同城市举办一次。迄今已举办十届,已逐渐成长为全球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纤维艺术学术平台之一。

展会现场

随着中国更加深入、广泛地参与国际事务、在各个专业领域发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始终肩负着“报效国家”的历史使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中国的文化自信和新世纪科技。国际重要事件的综合呈现。水平和设计学科。先后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8年残奥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设计,在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海合作组织·青岛等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的设计过程中展现了强大的综合实力峰会。

展会现场

学术出版: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土地上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全国设计学科建设、专业创作、课程标准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推动和引领作用,产出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图书、教材和实践成果。

中央工艺美术科学研究所创办的《工艺美术通讯》、《工艺美术参考》为工艺美术内部刊物,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创办的《装饰》为公开发行的工艺美术刊物。发布。 《装饰》第一期印数为2,500份,第二期印数激增至20,000份。由此可见,当时国内工艺美术界对工艺美术出版物有着迫切的需求。

展会现场

当时,在文化部的领导下,成立了工艺美术教材编写组,主要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专业教师组成。一年之内,他们陆续编写了《图案基础》、《工艺美术论文选编》和《家具工艺》等著作。此外,吴老撰写的新中国第一部展览设计专着《展览艺术设计》和黄能夫撰写的《中国印染史》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出版物。

改革开放后,一切都焕然一新。 1980年,《装饰》在中断19年后恢复出版。学院出版学术专着和教材十分积极,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以雷桂元、庞薰琹等为代表的一批老艺术家,先后出版了《中国图案初探》、《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等经典著作。随后,一大批中青年教师积极投身学术研究,出版了一系列专业实用的书籍和教材。

展会现场

进入新世纪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学术研究达到了更高的水平。出版物方面,除了《装饰》继承学院的学术研究传统,持续扩大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外,还先后创办了《艺术与科学》和《清华美术》学术丛书。

新时代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提出了新要求。面向国家发展需要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双一流学科建设和学科评估为驱动,学院努力“把论文写在祖国”。 “立足大地”、“把成果运用到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展会现场

展会现场

展会现场

展会现场

展会现场

展会现场

展会现场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