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火灾:历史与艺术的交织,从1163年到现代的传奇

2024-12-13 12:14:38发布    浏览125次    信息编号:102952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巴黎圣母院火灾:历史与艺术的交织,从1163年到现代的传奇

花开有声·文学理性

谈论巴黎圣母院火灾。

●●●

世界上所有看似偶然的巧合都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1163年,巴黎塞纳河畔一座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开始兴建。

与其说这是一座建筑,不如说这是一件艺术品。

因为它的祭坛、回廊、门窗和尖塔不是建造的,而是雕刻的。因此,它从动工到竣工,整整花了180年的时间,才像一件珍宝一样出现在世人面前。

它是古老巴黎的心脏和信仰——巴黎圣母院。

639年后的180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拿破仑手下的将军布鲁杜斯·雨果迎来了他的第三个儿子维克多·雨果。

两年后,1804年,在宏伟、雄伟、神圣的巴黎圣母院。好战勇敢的拿破仑将王冠戴在头上,宣告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诞生。

巴黎圣母院还举办了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合法的君主加冕典礼。

二十七年后的1831年,出版过诗集、歌曲集和两部中篇小说的维克多·雨果在29岁时达到了创作巅峰——出版了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

小说中,雨果用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吉普赛少女埃斯梅拉达的悲惨命运,向猖獗的专制社会和反动教会发出了钟声般的拷问。

小说出版后,引起巨大反响。雨果对巴黎圣母院的诗意描绘与现实中巴黎圣母院的破败状态形成鲜明对比,引起了当局和舆论的关注。

十三年后的1844年,在历史学家和建筑师的共同努力下,巴黎圣母院完成了历时23年的全面修复,恢复了辉煌。

这就是近200年来人们顶礼膜拜的巴黎圣母院。

十六年后,也就是1860年,10月18日,在古老而衰落的中国,占地5200亩、包含150余处景观的清代皇家园林——“万园之园”——圆明园,一种延续了一百多年的奢华。和在英法联军的一场大火中被烧毁。

园内约150万件先秦至明清时期的无价之宝被洗劫一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浓烟滚滚,“天昏地暗,发生日食,周围也漆黑一片”。

六天后,清政府与英法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

一年后,即1861年,正在远征中国的法国船长巴特勒想利用国内大作家雨果的影响力,为自己在中国战场上的胜利鼓吹和欢呼。

没想到雨果大手一挥,愤怒地写下了这样的《致巴特勒船长关于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信》:

一天,两名来自欧洲的强盗闯入圆明园。一名强盗正在抢劫财产,而另一名强盗则放火焚烧房屋。

要知道,如果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珍宝放在一起,也未必能与东方这座伟大而宏伟的博物馆相媲美。

两位胜利者中,一个可以看到他的口袋是满的,另一个是行李箱是满的。他们手牵着手,脸上带着笑容回到了欧洲。

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一个叫英国。

158年后的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在修复过程中发生火灾,滚滚浓烟遮蔽了塞纳河畔的天空。

这股在法国人心中燃烧的火焰,也燃烧到了中国人的互联网上。

很多去过法国,没有见过巴黎圣母院的中国人,都或多或少地为这座教堂的灾难感到惋惜,为古代文明的焚烧而悲伤。

即使它在遥远的国家,即使它代表着另一个文明,即使它所属的国家在一百多年前如此暴力和野蛮地烧毁了我们的皇家明珠,并残忍地和任意地杀害了我们的祖先。人们,明目张胆地抢夺我们的宝贵财富。

但此时此刻,我们中国人,绝大多数清醒善良、自力更生、自爱的中国人,仍然选择为巴黎圣母院默默祈祷。

●●●

作为华夏子孙,我们这样做,并不代表我们忘记了历史,不代表我们不够热爱这个国家,更不代表我们自由得隔着屏幕哀叹异国之火。

因为我们是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中国人民,是慷慨、理性的炎黄子孙。

尽管,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和这个民族从来没有受到过良好的对待。

然而,一个没有受到过善待的人,一个遭受过灾难的民族,更能认识善良,更珍惜文明。

因为我们受过苦,所以懂得宝藏被毁的痛苦;我们受过伤害,所以懂得文明崩溃的悲哀;我们是善良的,所以我们懂得慈悲是世间罕见的。

就像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被迫在街头卖艺的吉普赛女孩埃斯梅拉达,被同伙胁迫利用,被皇家队长欺骗和玩弄,被教堂副主教性侵。

在那个等级森严、封建愚昧的时代,她美丽如仙,在肮脏富贵残酷的生活中就像一个玩偶或装饰品,从来没有受到过良好的对待和珍惜。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女孩,看到了长相怪异的敲钟人卡西莫多被绑在耻辱柱上,像猴子一样被鞭打。围观者扔石头,高呼“打死他”。当他晕倒而没有人给他一滴水时,他勇敢地挺身而出,摘下腰间的水瓶,救出了可怜的敲钟人。

在所有人都被仇恨和惩罚的快感冲昏了头脑的那一刻,只有她,只有美丽的艾斯梅拉达,选择了宽恕、善良、慈悲,击退了怪物。中国人民视他们为宝贵的志同道合者。

她的美丽和善良就像一盏灯,照亮了卡西莫多教堂的黑暗,唤醒了他丑陋的身体里与生俱来的善良。

后来,当众人陷害、诽谤、追捕艾斯梅拉达时,残疾的卡西莫多就像一个忠诚勇敢的保镖,守护在她的身边。

在那个荒诞丑陋的世界里,两个从未被善待过的人,因为彼此的拯救和温暖,成为了作家笔下永恒的经典,也成为了千古善良与美好的化身。

尽管一个人丑陋无比,一个人美丽无比,但他们的善良都是一样的。

这种善意,正如雨果在得知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写给巴特勒船长的信中所表现出的善意,超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谴责侵略,尊重文明。

这种善意,就像大多数中国人听到巴黎圣母院火灾后,通过哀悼、悔恨和默默祈祷所传达的善意一样。

这种善意,就是182年前人民作家维克多·雨果所呼吁的善意;这是159年前圆明园因统治者腐败而被大火时所流泪的仁慈;也是今天火灾之后依然完好无损的善意。圣母院需要仁慈。

这种善意是觉醒的、慷慨的中国人的善意,是发展中、理性的中国的善意,是一个没有受到善待而最终选择慈悲的中华民族的善意。

这种善良是连接人类悲喜深处的光明,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底色。

愿你有这样的善意。

愿这份善意带领中国走向更加美丽、更加美好的地方。

——结束也是另一种开始——

隔着屏幕都有浓浓的爱意

呼唤明星在闲暇时绽放

猜你想看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