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津走廊明珠’到‘鬼城’,廊坊楼市究竟经历了啥?
2025-10-12 20:03:31发布 浏览7次 信息编号:119456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廊坊从“京津走廊璀璨明珠”转变为“新兴鬼城”,如今的发展状况令人感慨。
2017年房地产市场狂热之际,房价已突破两万元大关,即便如此,每天依然有三十个团队前往售楼处抢购。
但现在廊坊房价已跌幅超过75%,二手房挂牌大半年无人问津。
从“明珠”到“鬼城”,廊坊楼市究竟经历了什么?
房价从2万多跌到4千?这可不是段子,而是真实发生的事。
2014年到2017年,廊坊楼市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疯狂。
那几年,北京房价动辄五六万一平,普通工薪族根本买不起。
廊坊的发展契机显现了,它邻近北京,乘坐短途火车仅需三十分钟,然而其住宅价格仅仅是北京的三分之一。
被低廉价格吸引的“驻京”青年纷纷前往廊坊,开始实行两地居住的方式。
周末到访购房的人络绎不绝,售楼处的展示厅几乎塞满了人,工作人员疲于应对,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哪怕是上午10点到,都不一定能买到自己心仪的户型。
而投资客的疯狂程度,更是惊人。
成群结队的购房者成了惯例,大型巴士载着数十位顾客,声势浩大地驶向展示中心。
这些人出手阔绰,少则两三套,多则五六套。
一位亲身经历过看房活动的投资人士讲,团队内部曾流传过一种说法,那就是当天不加价,次日价格定会更高。
确实,2016年开年时房价还是每平米八千元,到了岁末已经涨到一万五,部分需求旺盛的地方价格甚至超过了二万。
邻近的燕郊表现得尤为狂热,那里是河北离北京最近的区域,房价一度涨到接近四万元。
巅峰时期,访客看房需要等候,上午看过的房源,下午就可能转手给别人。
这次购房热潮很快就冷却了,2017年3月,廊坊实施了当地最严格的购房限制措施:
非本地户籍购房,需要连续缴纳3年社保或个税。
政策一出,直接把来自北京的购房主力挡在了门外。
先前人声鼎沸的售楼中心顿时变得门可罗雀,经纪人收到的来电也渐渐稀疏了。
二零一八年,廊坊的房产价格跌破了十五千元,到了二零二十年,更是降低到大约一万元。
到了2024年,市中心房价大多维持在4000到5000元区间,个别偏僻地带价格甚至低至3000元以上。
燕郊的境况同样糟糕,从巅峰时期的将近四万下滑到如今的超过一万,降幅高达七成以上。
而那些高位接盘的购房者,可就惨了。
原先花费两百万元购置的房产,当前市场价值仅剩八十万元,因而直接蒙受了十二万元的亏损。
现在在廊坊的新区里行走,白天可以看见排列整齐的建筑物和宽敞的马路,不过到了夜晚,许多居民区就变得一片漆黑。
十栋楼里亮灯的不到三栋,这空置率高得惊人。
据相关人员讲,部分购房者在购得房产后并未实际入住,少数甚至尚未进行室内装修。
此外,根据官方统计,目前廊坊市居民数量增加态势显著减弱,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减少的情况。
究其原因,会发现产业基础薄弱才是根本问题。
廊坊的核心经济构成,以传统工业为主,涵盖家居用品、建筑材料、金属制品等领域,这些行业的增值能力
值不高,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薪资水平也偏低。
而高新技术产业虽有布局,但规模和影响力都十分有限。
廊坊那个位置,和北京比,工作性质完全一样,但是薪水要少三分之一多,前景也差得挺厉害。
而当下家长最关心的教育资源问题,同样不可忽视。
廊坊虽然是有一些不错的中小学,但整体水平与北京差距明显。
一位家长把孩子从北京转到廊坊就读,感到非常懊恼,当初以为这样可以节省房租,然后把省下的钱用于孩子的教育,不曾想当地的教学水平非常糟糕。
最重要的通勤,更是让很多人打了退堂鼓。
按道理讲,廊坊往北京走很近,可真走一趟,就会发现非常糟糕。
早高峰时段的进京卡口,时常出现车辆拥堵现象,驾车入城往往需要耗费数小时时间。
坐城际铁路虽然快一些,但车次有限,高峰期挤得像罐头。
一位坚持了两年双城生活的IT从业者,最终还是选择搬回北京:
每天通勤要耗费四个钟头,回到家里就只想躺着,日子过得实在没滋味。
而面对楼市低迷的状况,政府和开发商都在想办法。
2022年,廊坊终于全面取消限购,但市场反应却很平淡。
因为有购房资格的人早就买了,没资格的哪怕取消限购也不会买。
这就导致开发商的促销手段,变得越来越激进。
购房仅需三十万元起,赠送一个车位,并且提供装修服务,同时还有工作机会相送,这类宣传语在各个地方都很常见。
某楼盘甚至推出“零首付”方案,只要接手月供就能拿房。
可即便如此,成交量依然低迷。
如今价格已非主要考量因素,关键在于大众对廊坊房产市场丧失了信心。
从投资角度看,廊坊楼市短期内很难有起色。
当前廊坊地区一套100平方米的住宅,其月租费用通常维持在2000元上下,与此同时,该房产的购买价格区间大致落在40万到50万元之间。
能租就租,谁还会买房呢?这样一来,租售比就严重失衡了。
而二手房市场,更是惨不忍睹。
在相关网站上,廊坊的存量二手房信息数量已经达到八万以上,然而每月的交易数量却仅有数百笔。
许多业主急于脱手房产,不惜自行下调售价10至20个百分点,但市场上依然鲜有潜在买家出现。
一旦资产增值的潜力被过分强调,一旦标价远远超出其实际价值,那么经济泡沫最终会破灭。
对于廊坊来说,想要走出当下的困境,必然需要时间和耐心。
产业优化升级是重要任务,优化商业环境是关键环节,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是必要举措。
廊坊迎来了区域合作带来的好处,然而怎样将这些优势转化为实际增长,成了当前面临的首要挑战。
廊坊楼市已经给了购房者一个教训:
购房不能只关注费用,还得考察都市的根本条件,胡乱追逐上扬,最后常常是停留在顶峰。
审慎置产,根据自身能力,这些反复提及的观点,在廊坊房产市场的波动里获得了最形象的印证。
城市的意义,终究在于人们如何生活。房价的波动只是短暂的,而生活的品质才是永恒的。廊坊的现状,也许会变成其他城市的未来。希望更多的城市能够引以为戒,探索一条健康且能够持续的道路。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