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美优品深陷风波,陈欧10亿补贴海外购,股价仍跌超6%?
2025-10-16 07:02:47发布 浏览11次 信息编号:119706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每经记者 孟庆建 发自深圳
聚美优品遭遇不断的法律诉讼,同时又有前员工实名指控,使该公司再次陷入舆论漩涡之中。
为消除流言,纽交所最年轻掌门人陈欧颇为努力。1月6日,他通过长篇微博展示6处存储点,证明公司运营一切顺利;昨天下午,陈欧在内部电邮中透露,2015年聚美优品在物流及税务方面,为海外购买业务提供了1亿元人民币的资助,目的是扩大经营规模,力争在海外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聚美优品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明,十亿元资金将有两个用途,首先,要促使货物三天内送达的时间缩短为两天,其次,会将海外商品的补贴额度降至比免税店和品牌门店更低的价格水平。
当前公布百亿元支持政策,公共关系的效用或许更为显著。不过消息人士指出,即便在1月6日迅速进行了解释说明,周二的聚美优品股票价格仍旧承受了超过6%的跌幅。早些时候,陈欧针对“市场猎手”的指责,实施了一亿美元股份回购行动,促使股价在随后的八个交易日内实现了17.65%的显著增长,而这一轮百亿元支持方案能否产生正面效应,目前还难以确定。
“让补贴价格低于产地”
陈欧通过邮件说明,优质商品,快速配送,免税服务,这些是我们存在的意义所在,今年公司将在物流和税务方面投入十亿元,目的在于掌握海外购物市场的主导权。
就这笔十亿人民币的资助,记者联络了聚美优品进行咨询。这笔资金的主要安排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用于仓库和运输体系的完善,目标是把货物的送达时间从三天压缩到两天;另一个是针对进口商品的税务支持,目的是让商品价格比免税店以及商品原产国还要低,据了解,聚美优品现在单件商品获得的最高补贴比例能够达到售价的百分之四十。
聚美优品一位负责人透露,经过核算,企业初期打算为跨境采购环节斥资一亿元。该业务是聚美着力培养的核心板块,也是公司新的营收增长引擎。实际上,作为重要的增量来源,聚美对该领域的资源倾斜并未设定任何限制。
易观电商分析师林文彬对此观点,从购物感受角度分析,顾客对海外商品送货快慢要求很高,需要加快,目前通过保税仓库的送货速度,也还有加快的余地;同时,假如优惠金额比免税店或者化妆品生产地市场还要低,这么大的优惠,肯定会让聚美优品海外化妆品销售平台对顾客的吸引力增强很多,不过一亿的资金补助不能算少,价格上的优惠同样也会给聚美优品带来资金上的考验。
海淘将成聚美支柱
这项高速免税业务算是聚美在公开上市之后的又一项新事业。依据聚美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内容:聚美从九月起推行了相关安排,把经由其他网络平台售卖的化妆品绝大部分都转为公司自己负责的买卖,那些在其他平台上的化妆品销售,未来将主要通过品牌方的合作、品牌专柜的购买以及聚美自家的海外商品购买这三种方式来开展。
聚美优品公布的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其净利润为195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8.6%。然而,华尔街的8位分析师给出的平均预测显示,公司的营收为1.577亿美元,这个数字低于市场预期。由于聚美优品削减了第三方平台的合作,导致利润出现下降,因此受到了华尔街律师的指控,被指责误导了投资者。
陈欧谈到,去除合作网站后,海外商品自产业务将变为聚美优品的新发展动力。现在,有It’s skin、 Co、九朵云、The saem、3CE这九个牌子直接从韩国输入到聚美售卖,并且获得了品牌许可,海外购买不只是替代了原先的平台业务,更是以更迅速的方法引入新品,增加销售,填补了取消第三方奢侈品类目后留下的商品种类空白。
据了解,今年九月,聚美海外购悄然开通,商品种类以日韩护肤品为主,欧美商品为次要构成。主要运用行邮保税方式,将海外购入的商品备置于郑州保税区,随后实施检验并售卖。聚美还打算与广州、深圳、上海、天津等地的保税区联手,旨在构建最快捷的海外购物物流体系。
聚美优品相关人员表示,为了培养平台用户的购物倾向,公司采取了补贴措施,负责化妆品等品类中较高的行邮税。聚美计划通过海外购这种能掌控产品质量的方式,取代原先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的销售模式,实现化妆品的全流程自主经营,并且强化防伪码的管理机制。根据聚美优品公布的信息,现在带有防伪码的商品已占平台总量的百分之七十。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最新披露的信息表明,2013年有1800万人借助网络选购了国外的商品,交易总额为2160亿元。根据尼尔森的估算,预计到2018年,选择购买海外商品的消费者人数会增长到3560万,相应的消费金额将突破1万亿元。
美妆电商受困渠道
不包含未经核实的消息,实际上,针对化妆品网络销售平台的假冒伪劣商品整治工作从未间断过。
2013年,聚美创建了全国首个化妆品正品验证联盟,并开发了专属验证系统。阿里为遏制仿冒品,设立了扫码核验机制,旨在提供涵盖制造信息监控、商品追踪、真伪确认、产品介绍及客户交流的完整服务。在去年的网络行业峰会中,京东的刘强东透露,走私品与假冒商品侵占了电商收益的百分之六十至七十。一旦发现商家在平台上售卖一件仿冒品,惩罚金额会提升到100万元起步。
电商分析师李成东向记者说明,电商的进货来源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直接向制造商或区域代理商等上游供应商进货,由这些渠道的上游提供货源;第二种是从中间商处进货,这些中间商从各个正规渠道收集货物后再转卖给电商;第三种是从某些品牌的二级或三级分销商那里进货。
若非获得明确许可,经由其他途径采购极有可能遇到仿冒品问题。美妆网络销售商都期望直接向品牌方进货,然而老牌企业设有多级代理商的流通体系,一旦以优惠价格授权给网络销售商,就会扰乱线下代理商的经营活动,甚至损害品牌声誉。
林文彬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阐述,海外购买渠道主要有四种类型,分别是代购网站、社交圈里的代购行为,以及天猫国际这类直接发货和直运的平台,还有聚美优品这类自主经营的B2C店铺。相比之下,自主经营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掌控供应链,防止出现走私货和假冒产品,确保商品的品质和消费者的感受。
但是B2C的自主经营方式同样承受着进货来源的挑战,不易获取化妆品集团的官方授权,能够争取到的,基本上是附属品牌或个别商品的经销资格,许多主打商品和热销商品的采购依然需要借助其他途径,林文斌谈到。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