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3发威:仿形粗车超厉害,参数写错刀尖可就惨了
2025-10-24 15:03:02发布 浏览18次 信息编号:120305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G73发威:仿形粗车超厉害,参数写错刀尖可就惨了
往那上面切下去,所形成的圆弧如同橡皮糖那般遭到来回地拉扯,而铁屑此时却是像爆米花一样四处乱飞着——这里发生的场景并非是魔法作祟的状况,乃是G73发挥效用所导致的 。
毛坯呈现为五十毫米,成品最小是三十毫米,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二十毫米的所谓“肥肉”,倘若要借助G71一层一层地进行切削,将会平白无故地多走出多少没有必要的路程呢?
老工匠直接抛出一句话:更换G73,进行仿形粗车操作,十五刀就能完成,空刀情况几乎为零 。
虽乍一听感觉很玄乎,实则不过乃关于四行代码而已,然而因一个参数写错了,错写成的这个错误参数为0.1 ,此情况下刀尖便即刻能够为你上演一场”现场翻车“的景象 。
先说最关键的U值。
有人为了图省心省力,在毛坯状态下就把零件直径直接写成了10,结果第一刀下去的时候,发出了“哐”的一声响,机床剧烈抖动,抖得如同筛子一般,原来是忘记了这是半径值,实际上切削深度按双边计算是达20mm的,导致刀尖当场就崩裂了。
具备正确性的姿势是,U等于,五十减去三十之后的结果被二除,最终得出的值是十,这样是没错的,然而心里必须要默默念着,这是单边,接着依据机床刚性,将每一刀切入之后的深度,适时调整到零点六至零点七毫米的范围,R值顺势选取十五的数值,如此在不让刀具停止工作的同时,也不会让老板对电费产生心疼之感。
Z向的余量是W0,看上去好像省事,然而却暗藏着坑:要是毛坯锻件存在拔模斜度,并且端面黑皮的高低差为2mm,而W依旧写成0,那么第一刀就会直接啃到“石头”,刀片的寿命会在瞬间减少一半。
之前的办法是,先手动进行空跑,在Z向把高度抬高0.5毫米通过目测方式来判断,然后再去决定W方向是不是要给0.2毫米的退路,这一步千万不要省略,一片CBN刀片所产生的效益足以支撑半个月在外面叫外卖的花费了。
循环段N1-N2里,圆弧指令写反是新手重灾区。
G02、G03到底看哪边?
记得“零件之上是刀,G02按顺时针,G03按逆时针”,莫背书本,仅瞧刀尖甩向何方。
有一回,看到一个年轻男子,将R85写成了R - 85,致使机床发出报警,显示“半径非法”,他还在那里嘀咕,说“系统抽风”,然而实际上,系统比人更为诚实。
留0.5mm的精加工余量,听到的是标准答案,然而碰到不锈钢304时,这0.5mm会使G70最后一刀尖叫,让人怀疑人生。
经验是,将U0.5进行拆分,拆分成两步,先是粗车,粗车时要留下0.8mm,然后是半精车,半精车为0.3mm,随后再进行G70轻修,如此一来,表面能够像照镜子一样,老板由此会认为你偷偷更换了新的刀具。
最后退刀别偷懒。
X100,Z100是教科书坐标,你车的是长90mm的葫芦,刀塔换刀点在Z-120,退刀路径若先X后Z,刀尖会直接扫过成品圆弧,留下一道“离别吻”。
0.1秒的事,省得半夜偷偷返工,是先Z退到-120,再X退。
总结一句话:G73不是万能,却是成型毛坯的“省钱外挂”。
把U当成调料,把R当成调料,把W当成调料,机床当作锅,材料当作菜,咸淡尝一口之后再下锅,比任何模板都靠谱。
下次,当看见,铁屑,如同雪花那般,均匀地飞出来的时候,就会明白,参数,已然正确无误了,而心情,同时也契合适宜了。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