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德军军装细节解析:后续出场角色的军服与配饰

2024-10-26 17:05:11发布    浏览257次    信息编号:95505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德军军装细节解析:后续出场角色的军服与配饰

上一篇文章介绍了首次出现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德国元帅韦克斯,以及剧中的主要反派党卫军上校冯·迪特里希和他的副手比绍夫,以及他们所穿的军装和制服。佩戴的奖章、臂章等细节将继续跟随今天的剧情发展,介绍稍后出现的德国军服和相关细节。

沃尔特和他最亲密的战友苏利也是当时极少数知道他身份的游击队员之一。就连火车站值班室的老游击队员也只知道他的笔名“飞行员”。两人穿着德国军装,乔装成德国士兵来到火车站,调查假瓦尔特前一天袭击铁路桥的事件。沃尔特戴着一顶大帽子,身穿德国M36野战灰色野战服。领章上的等级标记是三颗四角星。这就是党卫军三级突击队中队长(所以火车站值班室的德军士兵和便衣警察都称他为上尉先生),相当于国防军中的少尉。腰间挂着德军最经典的P8鲁格手枪。

图2:沃尔特和苏瑞伪装成德国士兵。沃尔特是党卫军少尉,苏里是党卫军二等兵。

苏瑞戴着船形帽,身穿M36野战军服。领章上的军衔标志是一块全黑的牌子,没有任何图案。这是一个党卫军突击队,相当于国防军里的二等兵,是最低级别的士兵。他背着一把MP40冲锋枪,这是二战时期德军最著名的冲锋枪,几乎是德国步兵的象征。但现实中,MP40冲锋枪的装备数量并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一般只配备班长或退伍军人。按理来说,不可能分发给苏立这样的私人士兵,但苏立是党卫军士兵,而且是队长的亲戚。无论如何,拥有MP40也没什么不好。小时候看二战电影,印象最深的是MP40冲锋枪。它具有简洁的外观和特殊的钢制美感。枪声清脆悦耳,富有节奏感。它的性能也非常出色,是当时评价最高的近战武器。

图3:MP40冲锋枪是二战德军最著名的冲锋枪。

沃尔特勋章的第二个纽扣上有二级铁十字勋章,左胸上有一级铁十字勋章和黑色战伤勋章。作为一名党卫队少尉,获得一级铁十字勋章并不容易。

另外,两人军装左臂靠近袖口处还有一个SD臂章,这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介绍过。这是纳粹德国帝国安全局的标志,表明这两个人不是普通的党卫军士兵,而是隶属于主人的。掌握着生杀大权的帝国保安局,是沦陷区的恶魔存在。因此,瓦尔特对值班室里的德国士兵称自己为“少尉”。当训斥蹲在值班室的便衣警察时,他会说:“错误不是我们安全部门,错误是你们的习惯!”这句话与沃尔特的话非常吻合。有着穿军装的气质。

图4:在这张照片中,您可以清楚地看到沃尔特的党卫队少尉制服上的奖章和臂章。

接下来就是全剧的高潮了。一群年轻人试图在夜间用燃烧弹烧毁一辆德国卡车。然而,他们却落入了陷阱,被埋伏在卡车里的德军疯狂射击,险些丧命。许多人当场死亡。黎明后,德国人将这些年轻人的尸体放在广场上,并​​要求死者的亲属前来认领尸体。站在尸体前,比绍夫询问身边的翻译——这应该是为德国占领军效力的南方叛徒。他在扩音器里一遍又一遍地读着德军的公告:“萨拉热窝的公民们,德军指挥部向你们发送了最后一条信息。”宣读公告……”

图5:德军指挥部宣读的最后公告

与此同时,比肖夫对另一边的德国士兵下令——他的名字其实是辛德勒,这是德国人的常见名字。在拍摄《沃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期间,拯救犹太人的辛德勒也并不为世人所熟知,所以它的名字是这样的,“看谁过来,就打死他”。辛德勒头戴一顶大帽子,帽徽上有党卫军骷髅标志,领章上有两颗四角星的军衔标志,表明他是党卫军二级突击队的队长,相当于国防军的一名上士。这绝对是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可以在部队里担任班长或者排长的。他的第二颗纽扣上有两条绶带,一条是很常见的二级铁十字勋章的绶带,另一条是东线冬季战役纪念章的绶带,这是纳粹德国在1942年5月颁发给所有参加战斗的人的。第一次冬季战役(1941年11月至1942年4月)期间,参加了德国军队、轴心国官兵和平民。这场冬季战役对于德军来说是一个深刻的记忆。他们还是第一次见识到俄罗斯“冬将军”的威力。因此,在德国官兵中,这枚勋章被戏称为“冻肉勋章”,非常形象生动。由此可见,这位党卫军中士也参加过东线残酷的冬季行动,是名副其实的上过战场的老兵。

图 6:党卫军中士的军衔徽章和奖章清晰可见。

听到比肖夫的命令,辛德勒中士从肩上随意地取下了自己携带的冲锋枪——也是一把MP40冲锋枪。他手里拿着子弹,子弹已上膛,随时准备开火。准备。

然而,当表店老板率先上前,随后是沃尔特、苏瑞……的时候,上前的人越来越多。就连身经百战的辛德勒中士也被这股气势震惊了。 ,我不得不问比肖夫该怎么办。看到这么多人迈着坚定的步伐向前走,在枪口面前毫无畏惧,如果在广场上开始杀人的话,影响确实不太好,所以比肖夫只好下令撤离。这是剧中的高潮一幕,意味着当包括我村哨所在内的萨拉热窝人民面对德军的枪口时,正义最终将战胜邪恶。同时,也凸显了影片的主题——这座城市,他就是沃尔特!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德国第510摩托化步兵团团长哈根中校。哈根中校出现在影片的开头。正是他在地下会议室的军事会议上介绍了“劳弗行动”。目的。随后,他率领第510摩步团前往萨拉热窝。团部设在火车站,负责保护从萨拉热窝到维谢格拉特的125公里铁路线的安全,因为“劳费尔行动”是为了确保萨拉热窝油库的石油安全。运送到维谢格拉特后,撤退的A集团军群(可能是E集团军群)可以获得燃料补给。

作为“劳弗行动”的具体执行者之一,哈根中校将接受冯·迪特里希的指挥。于是在影片的最后,哈根中校率领部队护送载着伤员的火车前往萨拉热窝火车站。然而他却“调换”了冯·迪特里希,将火车上的伤员换成了卡车。原来载有伤员的火车计划在油库装载燃料并驶往维谢格拉特,通过欺骗和折腾伤员来表达不满。

注意哈根是国防军出身的,所以帽徽不是党卫军的骷髅和十字,而是国防军纳粹德国的红白黑圆圈,领章则是黑白条纹——老周有始终无法弄清楚国防军的黑白条纹。横领徽章比肩章更容易区分。它是一个四角星,位于用丝线包裹的扭曲形底座上,表示中校军衔。

图7:哈根中校和冯·迪特里希,请注意他的国防军帽徽和领章

图8:国防军中校的领章和肩章。领章上的红色代表炮兵部队。

国防军和党卫军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武装力量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国防军是国家军队,军官团主要由普鲁士军事贵族组成。他们从心底里对希特勒抱有蔑视。他们最初支持希特勒只是因为纳粹推动军事扩张。扩军政策将为军队带来巨大利益。然而,随着战局的恶化,国防军对希特勒的不满与日俱增,最终在1944年发生了刺杀希特勒的“720事件”。党卫军只效忠于希特勒和纳粹党。战争后期,尽管条件不利,他们仍然保持顽强的战斗意志,成为希特勒最信任的“战场消防队”。与此同时,党卫军还负责占领区和集中营的安全,并犯下大量战争罪行。因此,战后,党卫军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定为犯罪集团。

国防军自认为是一名纯粹的士兵,鄙视党卫军犯下的各种暴行,认为这玷污了军队的荣誉。两个制度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冲突。剧中,冯·迪特里希和比肖夫对哈根中校非常不屑,认为他是典型的国防军士兵,过于迂腐,根本无法赢得战争。

让我们再看看哈根的奖牌。首先,就像党卫军中士一样,第二个按钮上有二级铁十字勋章和东线冬季战役纪念勋章丝带。他的左胸佩戴着三枚勋章,一级铁十字勋章。勋章、黑伤勋章和步兵突击勋章。

我们重点关注步兵突击勋章,也称为步兵战斗勋章。它是纳粹德国于1939年12月20日建立的,它是一个椭圆形的橡树叶花环,两侧各有四片叶子,中心底部有一个丝结,中间有5个丝结。球图案。徽章上最明显的就是一支K98步枪穿过徽章的对角线。步枪的枪托压在徽章右侧的第一片橡树叶上。步枪的刺刀压在左边第五片橡树叶上。花环顶部为国防军鹰徽。握着卍字,卍字的底部正对着步枪的枪栓。

步兵突击奖章授予参加过3次或3次以上突击行动、武装侦察、武装搜索或目击近距离战斗的步兵。最初只有银质,授予符合奖励条件的步兵。 1940年6月,增加了铜质奖章,授予合格的摩托化步兵。哈根是一名摩托车手,而不是步兵,因此他获得了青铜步兵突击奖章。

图9:二战德国步兵突击奖章

这是一枚真正属于步兵的勋章,因此在德国步兵部队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哈根中校能够获得这枚勋章证明了他是一名真正的步兵。

说到突击勋章,纳粹德国在战争期间颁发了三枚突击勋章。除了步兵突击奖章外,还有坦克突击奖章和普通突击奖章,颁发给参加过3次以上攻击行动的坦克兵,此外还有步兵和坦克兵。其他兵种的官兵。

图10:二战中德国突击勋章的三种类型,从左到右:步兵突击勋章、坦克突击勋章和将军突击勋章

最后,我们还是来说说下面的事情。很多人以为这是《沃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剧照,其实这是另一部南斯拉夫二战电影《大桥》的剧照。 《桥》于 1969 年上映,比《沃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早三年。不过,《沃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是1973年引入中国的,而《大桥》直到1977年才引入中国。这两部电影堪称姐妹,都是关于二战的,而且主要演员都来自同一个国家。团队。扮演沃尔特的演员也在《桥》中扮演男主角游击队领袖泰格。扮演冯·迪特里希的演员也在《大桥》中扮演了反派,党卫军上校霍夫曼;而扮演哈根中校的演员也在《大桥》中扮演了国防军司令费尔森上校。

图11:这实际上是电影《大桥》的剧照,党卫军霍夫曼上校和国防军费尔森上校

因此,看到这张剧照,很多人都以为是冯·迪特里希和哈根中校,但其实是《大桥》中的霍夫曼和费尔森上校。

霍夫曼和费尔森上校一样,都是党卫军上校,所以他们的领章都是叶子形状的。不过,两人的奖牌却有所不同。霍夫曼的第二个按钮上有二级铁十字勋章和东线冬季战役纪念奖章丝带。与冯·迪特里希相比,他拥有“冻肉勋章”。左胸佩戴三枚勋章,一级铁十字勋章、一级功勋剑十字勋章和冲锋队军事运动奖章。剑功勋十字勋章于1939年10月设立,授予在执行任务中表现英勇但未达到获得铁十字勋章标准的人员。它分为一等和二等。战斗人员的奖章上饰有剑,而平民的奖章上则没有剑。

图 12:一等剑功绩十字勋章

与冯·迪特里希获得的勋章相比,霍夫曼勋章的含金量显然要低很多。看来,虽然军衔相同,但他的作战成绩和经验却比冯·迪特里希差很多。

此外,霍夫曼的左臂上没有纳尔维克战役纪念章,但他仍然戴着帝国安全局的SD臂章。

我们来谈谈菲尔森上校。和哈根中校一样,他也是国防军的成员。但从领章上很难区分中校和上校。肩章的区别更加明显。上校在用丝线包裹的麻花形底座上有两颗四角星,比中校多了一颗四角星。

图13:德国陆军上校军衔的领章和肩章。绿色是山地步兵的颜色。

菲尔森上校的奖章包括第二颗纽扣上的二级铁十字勋章、左胸上的一级铁十字勋章、银质步兵突击奖章和金质战伤奖章。银色的步兵突击勋章表明他与哈根中校不同,他是一名真正的步兵,完全依靠徒步行军和战斗,而金色的战伤勋章表明他曾负过五次伤,是一位经过多次磨练的战士战场上有铁和血。这也比哈根中校的黑色战伤勋章高了两级。

另外,菲尔森上校军服的左臂上有一个雪绒花徽章,这是德国山地步兵的标志。由于雪绒花生长在悬崖峭壁上,只有非常擅长登山的人才能采摘它,所以它就成为了德国山地步兵的象征。

图 14:这张照片清楚地显示了菲尔森上校左臂上的雪绒花徽章。

图15:德国山地步兵的雪绒花徽章

与哈根中校相比,菲尔森上校不仅军衔更高,而且战场经验也远比哈根丰富。电影《大桥》中,菲尔森上校指挥一个步兵团守卫这座至关重要的桥梁,但最终这座桥被游击队炸毁了。一个团连一座桥都守不住,实在是太压倒性了。当然,这是由影片的戏剧风格决定的。在真正的战场上,德国正规军,更不用说一个团,不太可能炸掉一个守桥的营,游击队也不大可能炸掉它。

回到《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剧中德国军服和奖章的细节非常好,但大道具却不敢恭维。剧中的德国装甲部队全部装备苏制T-34坦克。这是苏联在二战中最具代表性的坦克型号,也是苏联坦克的象征。看着德国官兵开着T-34坦克隆隆驶来,真是别扭。

至此,《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剧中德国军官军服的一级细节已经全部介绍完毕。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老周,本名周明,曾用网名光庭,长期从事军事史研究,多次担任凤凰卫视、上海卫视军事栏目嘉宾。出版军事书籍20余部,可在微信商店“知兵堂书店”、网店“知兵堂书店”购买。现在喜马拉雅山上有一个个人专栏“老周军事”,制作军事音频节目。 “老周新观察”视频账号已在各大视频平台开通,解读军事热点。请支持我们。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