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力和凡客哪个好 连续 30 个季度盈利!唯品会成垂直电商扛把子

2024-10-28 03:04:10发布    浏览322次    信息编号:95709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回力和凡客哪个好 连续 30 个季度盈利!唯品会成垂直电商扛把子

作者 |周松涛

来源 |首席财经观察员(ID:)

出名的垂直电商并不多,唯品会绝对是其中之一!

凡客诚品成为普通淘宝卖家,聚美优品陈欧玩跨界充电宝共享,唯品会连续30个季度保持盈利!

唯品会A面:连续30个季度盈利

5月27日,折扣零售电商唯品会披露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数据显示,唯品会第一季度营收达188亿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达9.86亿元,同比增长20.8%。

也就是说,唯品会已连续30个季度保持盈利!

这是受疫情影响的服装零售行业一季度的表现。这并不容易!

很多人认为垂直电商很难做。首先是因为阿里巴巴、京东、巨无霸级平台的存在。其次,品类狭窄,平台相对封闭,营销能力关注度高。

凡客诚品变成了普通的淘宝卖家,聚美优品早已私有化,为自己代言的陈欧现在则专注于共享充电宝市场!

唯品会能够生存并且做得很好。它做对了什么?

1、聚焦女性消费

唯品会也有男装!

没错,但我们看看它的财报颜色,粉红色!

唯品会最初是一个专门为女性打造的电商平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综合性电商平台,但产品仍以女性为主。作为唯品会的老用户,很容易找到这个。

有统计:中国家庭消费中62%以女性为主。每100名互联网用户中就有46名女性用户。 46%的女性用户贡献了70%的在线销售额。

而且,已婚男人往往要交出经济大权!

那么聚美优品这个更注重女性消费、更舍得花钱的垂直美妆电商为何没有坚持到最后。

只能说,其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成分,主要还是因为造假事件!

要知道,化妆品是直接与皮肤接触的。女人用化妆品是为了让自己更加美丽。对于假货的容忍度非常低。这和买了一双慧力鞋却发现是慧九的不完全一样。

假货丑闻给聚美优品带来了巨大打击。另外,它还没有长成大树。先是跨界,后来收购了母婴电商平台,进军智能家居,开发共享充电宝,甚至还打算拍电视剧!

方向太多,你就会迷失方向!

不过,陈欧的街头电子现在发展不错,处于盈利状态!

在化妆品市场,毛利率较高。关键是女人不管花多少钱都愿意花钱。看看A股美妆股吧!

可惜聚美优品没有抓住这个机会!

2、坚持核心商业模式

唯品会被称为“网上奥特莱斯”!

奥特莱斯,英文原义是“出口、出路”,在零售业中特指由销售知名品牌的过季、下架、断货产品的商店组成的购物中心,因此也被称为“品牌直营购物中心”。

最适合打折模式,或者叫模式的行业是服装,缺货、下架、过季……

在其他大型综合电商平台上,几乎所有产品都会有折扣,其中服装的折扣优势并不突出。

这也是唯品会能够杀出重围的重要原因。

难能可贵的是,唯品会一直坚持这种模式。虽然一路上也有变道的想法和尝试,但最近又开始回归这种模式。

3. 29亿赌成功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当大家的注意力都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时,唯品会却反其道而行之,向实体店发起猛烈进攻。

去年7月,唯品会借杉杉集团专注新能源、剥离优质资产的契机,一举收购杉杉商业。

线上服装折扣之王与线下服装折扣霸主,两者融合互补,不断巩固服装折扣的领先地位!

唯品会B面:“中年”的隐忧

唯品会成立于2008年,虽然只有12岁,但在电商领域,称其为“中年”大叔一点也不为过!

唯品会持续盈利,但并没有完全消除人们的疑虑。

唯品会遭遇“中年危机”了吗?

唯品会第30季度持续实现盈利,最新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0%,但总营收却呈现下降趋势。一季度,唯品会净营收188亿元,同比下降11.7%。 GMV(商品交易总额)为289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3380亿元下降17%。

如果说一季度受到疫情影响,营收下滑也是情理之中。不过,此前虽然保持盈利,但各季度总营收并没有出现重大突破。

GMV的增速也在小幅波动,并没有突破。难怪有市场人士认为唯品会的流量已经到了瓶颈期。

营收增速放缓、GMV未能取得重大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获取新用户的动力。

事实上,唯品会的活跃用户从2016年第二季度开始放缓,甚至在2018年第一季度首次陷入停滞。

要吸引新用户并留住活跃的老用户,就必须加大营销和推广力度,这无疑会增加成本。事实上,唯品会的收入​​增速和GMV增长不足以支撑其加大营销力度。强度,这很容易造成非良性循环。

今年1月份,唯品会也陷入了质量危机。

今年1月2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公布了对北京市场销售的60件羊绒衫的对比检测结果。其中,唯品会的一款样品被冒充为羊绒,涉嫌假货。

样品名称为套头连帽撞色运动衫,名义品牌为ROYAR,名义生产/经销公司为,价格为689元。此外,11个抽查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