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出新规:生鲜灯不得误导消费者,12 月 1 日起施行
2024-11-05 10:05:54发布 浏览192次 信息编号:96990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市场监管总局出新规:生鲜灯不得误导消费者,12 月 1 日起施行
至于使用保鲜灯的效果,商家保证,用这种“美容灯”可以假冒不新鲜的肉,隔夜肉也是如此。
“菜市场上看起来那么新鲜的肉,怎么到了家里就变了呢?”在农贸市场买过蔬菜的消费者,大概对生鲜摊位上一排排“美化”的生鲜灯不满意。陌生感。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市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时,不得利用“生鲜灯”误导消费者。
“生鲜灯”是一种调节光线颜色,使生鲜食品呈现出更加鲜艳色彩的灯。由于其成本低且易于使用而被广泛使用。在“鲜食灯”的照射下,鲜肉往往显得格外红润、嫩滑。有些夸张的灯具甚至会影响消费者的色觉。即使肉不新鲜,消费者在这种光线下也不会注意到。也很难区分。但一旦回到自然光或接近自然光的灯下,不新鲜的肉就会立即“显露出原来的形状”。
事实上,针对消费者被“生鲜灯”误导购买不新鲜肉类引发的纠纷和投诉,各地频频发布消费提示,教导消费者如何避免“生鲜灯”误区。
消费体验的背后是“生鲜灯”的火爆销售。记者调查发现,此类“生鲜灯”的销量较大,背后的需求也比较旺盛。记者在某电商平台查询发现,排名前七的产品历史销量基本都在2万台以上。
据上游消息,广州某售价25元起的卖家的产品页面截图显示,该产品拥有“终身售后服务”,月销量4000+。商品详情页上,出现了“生意好就用生鲜灯”、“好看才好卖”、“不好看谁会买?”、“如果是普通的灯饰”等描述。使用过的肉会略带黑色,无法刺激顾客的食欲”等描述清晰可见。
一位“生鲜灯笼”卖家表示
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
“生鲜灯笼”的颜色也各有不同
例如:
带有红、白灯珠的“生鲜灯”一般用于照明生肉,如猪肉、牛肉、羊肉等;
带有红色、黄色、暖黄色灯珠的灯一般用于熟食、卤肉等摊位;
还有针对海鲜、水果等品类的不同颜色的灯光。
至于使用效果,商家保证,使用这种“美容灯”可以让不新鲜的肉看起来更真实,包括隔夜肉。
对于市场监管总局刚刚公布的《办法》,一家电商平台商家的客服人员表示并不清楚,销售并未受到影响。一位客服人员表示,目前广州尚未禁止。另一位客服人员表示,有的市场已经禁止了“猪肉灯,就是很红的那种。水果摊的颜色没有太大变化,所以没有受到影响。”
针对公众投诉“生鲜灯”误导消费者的问题,《办法》增加了对销售场所照明等设施安装和使用的要求;明确,鲜切果蔬等即食农产品应保障食品安全,防止交叉污染。
此外,结合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以个体散户为主的突出特点,按照“警告先行、拒不改正处罚”的基本原则,设定法律责任,并从适度降低部分条款的罚款分值。
据北京商报报道
(更多信息请点击“阅读报纸”或“服务”打开重庆晨报第8版)
编辑|顾晓娟
主编|谢冰
回顾|马术联合会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