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同城宣布私有化退市,87亿美元作价或将回归A股或港股

2024-12-07 07:08:31发布    浏览236次    信息编号:102131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58同城宣布私有化退市,87亿美元作价或将回归A股或港股

来源 |海西商圈()

作者|A

“神奇网站”58同城带着种种“负面”,要下架了。

近日,58同城宣布将以87亿美元的价格进行私有化。受此消息影响,58同城股价当日上涨9.55%至54.58美元。私有化意味着58同城正准备在美国退市。业内人士预计,“58”将重回A股或港股。

与陈欧“聚美优品”私有化过程颇为曲折相比,58同城在短短2个月内取得如此成功,着实令市场意外。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网站”

说起58同城,大家就会想到杨幂的洗脑口号“58同城!一个神奇的网站。”

在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下,“58同城”信息服务覆盖一切生活需求的特色深入人心。作为国内较早的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上线后迅速积累了大量用户。

2010年,团购风潮带动互联网生活服务市场。 58同城创始人姚劲波顺应这一趋势,开创了招聘、房产、二手交易、汽车等业务。 58同城迎来大爆发。

截至2010年底,58同城累计注册用户数已突破400万,用户数、流量和信息发布量在分类信息领域遥遥领先。

58同城的崛起与其丰富的信息密度密不可分。而且它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大量的浅层信息已经跟不上市场的变化。再加上用户信任度不断下降,58同城无法彻底撕掉“诈骗网站”的标签。

在虚假信息方面,58同城的“恶名”并不逊色于百度。唯一庆幸的是,58还没有出现像百度“魏则西”这样的现象级事件。

但如果你搜索58同城,招聘诈骗、平台错误信息传销、个人隐私泄露等新闻层出不穷。

在姚劲波的个人微博下,你会发现一条又一条的指责。 “58同城是一个神奇的骗子网站”、“招聘、租房、维修等领域涵盖了国内最全的诈骗方案”、“价格越来越高,服务质量越来越差”、“骗取押金” ”、“客服投诉无结果”,简直数不胜数。

而58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虚假信息?一位自称是58同城内部员工的人士表示,“任何公司都可以报名58进行招聘,以至于一些披着羊皮的传销公司利用假营业执照进行招聘,一些业务员也会报名赚取佣金。”各种空壳公司。”

到最后,你是否忘记了自己的初衷?

谁能想到,58同城之所以成立,是因为创始人在北京租房子时被中介机构诈骗。

出生于湖南益阳的姚劲波出身平庸,成长经历与其他互联网大亨相比其实也很普通。按照姚劲波自己的评价,“进展顺利”,“从一开始就很顺利”。

1999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姚劲波赶上互联网创业潮流,创办了以域名注册和交易为主营业务的“易域网”。虽然最终因利润不佳而卖给了万王,但他也从中获利。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一百万。并且他用赚到的钱继续炒域名。估计他手里的域名价值上亿。

2005年,姚劲波看中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前景。再加上租房时被骗的经历,更加坚定了他创办58同城的信念。在58同城推出之前,软银赛富就以500万美元找上门来。

有了资金和目标,58同城成功上线了。公司成立三年前,获得了不错的反响,但当时还没有互联网收费的概念。姚劲波发现公司资金紧张,几乎濒临破产。

于是,姚劲波开始到处寻找投资。在与二十或三十名投资者会面后,没有人付钱。姚劲波只能用自己的钱来“续命”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软银赛富追加投资了4000万元。 58城已经渡过了难关。

可能正是因为这段经历,才造就了姚劲波的自信。有人评价他:他对自己的判断如此自信,以至于近乎偏执。因为姚劲波几乎没有过没有钱的日子,而且他一直都有资金愿意为姚劲波的判断买单。

2013年,58同城在美国上市。一开盘,股价立即上涨,作为创始人兼CEO的姚劲波身价近5亿美元。对此,姚劲波表示:“58同城股价越高,我的责任就越大。”

58同城从一开始的信念就是成为一个值得所有人信赖的专业资讯网站。但现在,除了被诟病品类多、信息虚假的58同城网站外,已经没有什么好产品了。不知道姚劲波面对微博上经常被人吐槽的信息,是否会感慨并记住自己的初衷。

私有化后何去何从?

作为中国排名第一的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的业绩增速实际上逐年放缓,呈现下滑趋势。寻求改变,等不及了。

事实上,当前市场已经出现了很多领域的垂直信息服务平台。招聘的话有BOSS、智联等,租房的话有自如、蛋壳等,买卖二手车也可以去瓜子、人人网,甚至还有专门的搬家服务。应用程序。加之美团、饿了么不断拓展本地生活服务范围,58同城早已被各行业“对手”包围。

与此同时,58同城因房源信息虚假被相关部门约谈不下十次。一方面是对方的攻击,另一方面则是“自身难保”。那么,58同城该何去何从?

人们猜测,此次私有化可能是58同城战略的第一步。 58同城可能会趁势回归A股,因为回归港股并不需要私有化。

与网易、京东等互联网公司一样,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通常被低估。一旦回归港股、A股,往往会出现估值溢价。

但归根结底,无论在哪里上市,溢价都只是暂时的。只有提高公司业绩,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道。

摆在58面前的,除了商业模式的老化之外,最引人瞩目的问题是失控的虚假信息,正在割断58与用户的关系。大量的虚假信息也会滋生犯罪。

那么,平台是否有义务对其提供的内容进行审核呢?答案是毫无疑问的。如今,一味追求流量红利和大量信息显然已经行不通了。 58同城也不例外。还有直播交友、搜索引擎等,作为服务平台,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平台内容的监管,提高服务质量。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服务提供商不真正为用户着想,最终就会被用户抛弃。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