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平板电脑遇两难:返厂抹数据,拆机不保修?
2025-08-07 01:01:39发布 浏览12次 信息编号:114753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维修平板电脑遇两难:返厂抹数据,拆机不保修?
若寻求保修服务,便不可进行数据备份;若自行拆解设备以导出数据,此举将构成“非官方渠道拆机”,导致保修权益的丧失。
近期,北京市民田女士在尝试修复平板电脑时遭遇了一个棘手的“二选一”困境。若选择将设备送回厂家进行维修,便不得不删除所有个人数据;而若自行拆机提取数据,则无法享受保修服务。消费者在此情形下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田女士在2020年5月购置了一台带有触屏功能的平板电脑,并且额外购买了为期两年的延保服务。进入今年1月份,她依照电脑的提示进行了系统更新,然而更新完成后,电脑却无法启动。微软公司的售后服务技术人员指出,电脑的主板可能出现了故障,需要将设备送回厂家以查明原因并进行修理。同时,他们还提到,为了确保用户隐私的安全,维修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清除设备上的所有数据。这意味着田女士电脑里面的重要数据全部要被抹掉。
田女士随后抵达微软指定的维修服务中心进行咨询。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告知,若田女士希望保留数据,必须寻求第三方进行数据修复,然而一旦第三方拆解了电脑,那么这台电脑便无法享受保修服务了。
记者与田女士联名拨通了微软的客服热线。通话中,客服人员指出,若第三方企业拆解了设备并更换了内部组件,那么一旦工厂检测到设备非官方拆修,便将不再提供保修服务,即便客户支付费用,也无法进行维修。
田女士指出,这种“二选一”的做法导致消费者需独自承担所有责任和损失,而企业则免除了一切责任,这显然是不公正的。
“拆机不保修”
是各类电子设备企业
通行的售后服务规则
售后服务条款明确指出,若任何产品未经许可进行改装、拆解,或者进行非授权的维修操作,此类行为将使得用户无法享受保修服务,亦无法获得额外的维修支持资格。
惠普明确指出,任何因私自拆解机器进行修理、未经授权擅自改装或不当使用导致的故障或损害,以及由非惠普官方授权的维修点所进行的维修所造成的损坏,均不在保修服务之列。
规定禁止任何未获小米公司正式授权的个人擅自拆卸或进行维修(此类情况不在保修服务之列)。
联想明确指出,若产品未经原厂家的维修或改动其原始状态,此类情况(即不属于保修服务范畴)。
记者深入调查后了解到,企业在执行规定时存在差异化的解读,部分企业做法较为宽松。以苹果公司为例,记者与位于西单大悦城的苹果直营店取得联系,工作人员透露,他们能够协助顾客进行数据备份,只需顾客自备硬盘即可。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
曾对微软、等6家公司
发出警告
认为在法律允许范围内
用户使用非官方售后
不能因此丧失官方保修权益
要求将
“撕毁无效”“破损不保修”之类的标签
从产品上移除
记者拨打了微软客服热线,就美国与中国的售后服务规定是否存在差异进行咨询。客服回应称,微软在中国销售的所有产品均遵循统一的保修政策,并且这些政策与我国计算机产品的“三包”规定相吻合。然而,关于美国的具体售后服务规定,客服表示她并不了解。
法律专家认为
“拆机不保修”是对
“三包”规定的曲解和扩大
企业不愿意承担数据责任
可能是为了减少负担
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微型计算机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简称“三包”规定)的第二十八条列出了10种不适用“三包”服务的情况,其中一项为“非三包责任范围内的维修人员擅自拆修导致损坏的”。据行业内的专家透露,目前普遍采用的电子产品“拆机不保修”政策正是基于这一条款而确立的。
叶林教授,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向记者透露,依据“三包”条款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若设备故障并非由不承担“三包”责任的维修人员所拆装导致,则无需承担“三包”责任。然而,若拆装并未引发故障,或待修故障并非由非“三包”维修人员拆装所致,则该条款不适用。“拆机即不享受保修服务”这一做法,不论拆机是否导致了设备故障,均将其视为不予保修的依据,这实际上是对保修条款的误解与不当扩展。
朱巍,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中心的研究员兼副教授,指出消费电子产品与数据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企业除了需履行“三包”义务外,还应承担相应的数据责任。企业之所以不愿承担数据责任,可能是出于减轻负担的考虑。加之拆机后不再提供保修的规定,一些消费者可能会为了保留数据而放弃“三包”服务,这实际上减少了企业在售后服务方面的成本。
叶林同样持有相似看法,他指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民法典》对企业数据责任并未作出具体说明,然而,“三包”条款是电脑销售合同的一部分,故而消费者数据的保护理应被视为售后服务合同中的附加责任。完全、彻底地免除厂商协助消费者保留数据的责任,显然是对附加责任的不当约束。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