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走访:旧包改造生意火,但奢侈品维修护理市场乱象浮现

2025-10-14 16:04:10发布    浏览13次    信息编号:119588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5月18日走访:旧包改造生意火,但奢侈品维修护理市场乱象浮现

5月18日,北京商报的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了解到一些高级品牌维修店最近开展了一项新业务,即对旧款手袋进行翻新,有的商家单月接到的订单超过100个,而部分改包需要等待4个月的时间,等待周期相当长。然而,随着这项业务的兴盛,市场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翻新后的手袋质量难以保证,可能会出现仿冒的痕迹,甚至存在侵犯品牌商标权益的隐患。律师表示,侵权与否关键看商家售卖的是改包业务还是成品,要是应顾客要求把奢侈品包改成不同样式,且最终由消费者本人使用,那就不会触及商标权问题,但如果商家售卖的保留原包品牌标识或伪造品牌标识的商品,就属于侵犯商标权的行为。

改包生意火热

最近,对皮具进行二次创作这行当变得非常兴盛。据北京商报的记者了解,现在市场上流行的服务大体分为两种类型。有办法让自家不再使用的过时名牌手袋焕发新生,可以将其作为材料交给店家,他们会将其改造成当季流行款或是特别订制的款式,费用根据手袋的样式和制作工艺,通常在1000到3000元之间;如果手袋已经不在手边,店家也可以出售正品皮料,买家拿到皮料后自行改造或直接购买店家已经完成的成品,这种成品的售价大约是专柜价格的五分之一。

北京一家实体改装店的负责人张先生透露,以LV的NANO手袋为例,将其改成同款需要支付大约两千元的费用,而该手袋在专卖店的价格为12800元,换言之,只需不到六成的费用就能购得“相似款”。优惠的价格吸引了许多人购买,近年改装包的风气很盛,吴忧家里有个闲置的LV中古旅行包,观看网上的改装视频后觉得效果不错,与在专柜购买新包相比,成本大幅降低,又能让旧物焕发新生,因此决定尝试,她这样说道。

张先生亦向北京商报媒体人透露,近期前来更换包袋的顾客数量颇丰,亦有中古店铺将包袋送至店内进行拆解与改造,每月平均可处理超过百个包袋,单个包袋的改造时长目前约为十五天,实际制作时间大约在四天以内,但由于预约积压较为严重,因此至少需要等待一到两周的时间广州有另一家做包改造的店铺,生意特别好,现在做包的时间得等四个月,首先得排队,他们这里想改包的人特别多,手工制作本来就需要时间,本身就很慢,而且每个包的材质、五金和配皮都不一样,得花时间来定制,晓婷这样跟我说。

她补充说明,目前众多中国女性都持有若干个不再使用的名牌手袋,因此近两年更换手袋的意愿显著增强。根据贝恩咨询的资料,2021年,中国国内个人奢侈品市场的体量为4710亿元,较2019年翻了一番,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首要的个人奢侈品消费地区。

真包变假包

参与更换包袋的顾客数量持续上升,这种表面看起来经济实惠的交易方式,却变成了众人批评的热点区域。有位消费者陈女士,向北京商报的记者描述了她更换包袋时的艰难经历,她表示去年支付了1880元,将一个使用多年的LV NANO中号,更换成了所谓的“薯条包”。然而,收到物品后她发现,旧款上的花纹位置与正品存在明显差异,可以说几乎无法分辨真伪。店家说明NANO中号尺码偏小,因此无法实现拼花设计,但这些问题在合作初期并未提及。

小艳拥有十年奢侈品修补的从业背景,她谈到,物品能否改造成期望的模样,受到多种条件制约。比如,若物品上连续的LV老花图案数量,达不到更换目标物品的标准,就无法实现图案的匹配。此外,部分物品虽然外形尺寸达标,但内部皮革存在大量针眼或破损,导致材料无法充分运用,因此不可能像某些视频展示的那样,将一个大件物品拆解成多个小件物品。

此外,投入了数以千计的钱款之后,购买者手上的正品皮包,最终转变成了无法重新利用的仿冒品。张先生向北京商报的记者表示,不管是顾客自己准备配件还是商家供应,只能确保镜片是正品,但金属部件需要另外配置,比如NANO的完整金属配件,普通型号的进货成本不超过100元,要是追求原装金属部件,价格就要达到700多元,而且现在市面上基本见不到。搭配的皮质同样不能使用真正的皮革材料,通常是挑选相似的皮料,制作工艺更是无法完全模仿。

消费者反馈显示,部分人开始认识到更换包款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社交媒体相关文章下,多位购买者留言表示,"感到懊恼,用真包换到假包还损失了数千元的加工费","调整过一次款式后不再使用,花钱得到一个比仿冒品更劣质的改造包"。

更新款式的包通常也失去了回收的意义,北京某家二手店经营者大海明确告知北京商报的采访人员,"改造过的包在鉴定环节、材质和五金配件等方面,都与原装产品存在明显差距。虽然原本的包虽然年代久远,但仍然有价值进行回收,而经过加价改造后反而失去了回收的意义,从我们评估回收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就是一个仿冒品"。

存在侵权风险

很明显,经过改装的昂贵包包和正品没法相提并论,这就表明做改包生意的商贩或许触犯了法规。

根据上海广播电视台披露的信息,2022年岁末,长宁警方与松江警方联手侦破了全国首宗针对奢侈品箱包进行改装的案件,针对那些以“翻新旧款”为名,销售仿冒名牌皮包的犯罪集团展开了全面打击。现阶段,严某某等三十余名人员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的罪名,已被长宁警方依照法律程序采取了刑事强制手段。

北京嘉维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谈到,判断改包行为是否构成侵权,关键在于商家提供的是改包服务还是改包后的包,如果是按照客户要求修改奢侈包型,让其满足个人使用需求,品牌方应该遵循权利用尽原则,即客户要求改变包装的行为不构成侵权。改包店铺售卖的不是高级皮具这种物品,而是进行改装的业务,改包店铺开展的业务与品牌方经过批准售卖的商品并非属于相同或相仿的物品,不构成商标侵权行为。

他接着说明,不过对于收购旧款奢侈手袋,将其翻新为新品并售卖,这种工艺会保留原本的品牌标识,售卖时也有可能直接假借原品牌的商标名称。这种做法构成了对他人商标所有权的侵害。另外,如果有人用某款包的皮料去做其他品牌的包,或者直接照搬某品牌的包样,这种只模仿包样,不用有品牌商标的皮料的情况,是否算侵权,要看那个品牌方是否对该包样有外观设计专利权或著作权,如果有,那就构成侵权。

周婷院长作为要客研究院的负责人指出,定制包装的流行反映了顾客对独特性的追求,这种服务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化的定制,它能够将旧物重新利用,同时减少再次购买的支出,然而,这也为仿冒品提供了可乘之机。现阶段该领域仍存在诸多问题,从事相关业务的主体多为专业的护理场所、旧货交易商或者个人,整个行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假若今后能和各大品牌携手共进,前景必将广阔,卓越的领先企业也定会涌现出来。

北京商报不等式调查小组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