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 元买香奈儿包?保定白沟箱包市场假货乱象曝光
2025-10-18 04:03:37发布 浏览16次 信息编号:119841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50 元买香奈儿包?保定白沟箱包市场假货乱象曝光
01
花50块钱就能买个香奈儿包包?
中国的山寨鬼才,可能都集中在这个小镇了。
近期,微博上有个叫《五十元!在保定购入香奈儿》的视频爆火,观看次数高达一千一百七十四万。
视频资料中,博主揭露了保定白沟批发市场存在制造售卖仿冒名牌包的情况,观看过后令人惊叹不已,称得上是罕见一幕。
当你进入白沟的箱包批发市场,第一感受,一定是“齐”。
此处能够购得各式各样的行囊,包括行李箱、腰带上饰、背包、腰间小包、肩背包、水桶形包、大容量包、手臂挎包、小型手提包等等。
各种包袋的搭配方式,包括斜挎式、拼接式、锁扣式和磁吸式,各种材质,如羊毛质、灯芯绒质、蕾丝质和亮面款式,全都齐备,箱包在批发市场里堆叠得满满当当,批发市场简直是个包袋的集散地。许多所谓的“高档品牌包袋”,到了白沟这里,都只能降低价格,乐意变成地摊上的打折商品。那些价值数万乃至数十万的迪奥、香奈儿、LV、GUCCI商品,一旦进入批发市场,价格就骤降至五十元,全部改成了真皮女包,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路边售卖。
来店里的客人只打算买一个包,这样可不行,他们一定要带上十几个,老板才会高兴答应。说真的,这些仿冒品做得很逼真。就拿这个LV款来说,从图案到手工,确实有几分神似。
比如说那个三宅一生的菱形纹路包,是不是造型非常独特,正面看是包的轮廓,展开来却如同棋盘的格子图案?
这个小镇的商人们,显然不只是模仿他人。他们运用了自己的才智,创造出带有独特设计的商品。比如“DIOR”被改成了“DIRO”,如果不仔细观察,顾客很难分辨出哪个是正品,哪个是仿冒品。
“香奈儿”居然推出了蛇皮材质的包,顾客拿着它去火车站,也觉得非常自然。
普拉达原来在白沟镇有“近亲”,名叫“普安达”:
美国有个知名旅行箱品牌叫旅行者,保定人民则自创了个攀岩者:
西方有米奇,东方则有米琦琦和米琦尼:
那些五花八门的品牌,比如阿迪狼、凯迪拉杆、皇室堡、铁甲将军等,也都涌向这个批发市场,参与其中。
此情此景,简直想让人感叹一句:中国人民的智慧真是无穷啊。
02
每10个国产包包,就有4个来自这里
视频一出,很多人都对“白沟”这个宝藏小镇有了兴趣。
事实上,白沟镇还真的大有来头。
白沟镇享有“北方义乌”的盛誉。尽管它仅是一个人口不足三十万,地域不足五十平方公里的城镇,但该镇的箱包制造十分突出。
这里聚集了将近四千家手袋制造商,涵盖了从原料供应到成品仓储的各个环节,包括设计制作、网络销售以及物流配送,构成了一条完整的工业链条,带动了周边十个县区的发展,形成了超过一百五十万劳动者的地方性产业中心。
白沟镇一年内制造的包袋数量超过8亿个,年度成交金额高达450亿元,其在全国包袋制造总量中占据40%的比重,使该镇成为国内包袋生产与销售的重要中心之一。
也就是说,10个国产包包里,有4个都来自白沟镇。
它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由模仿起家,实现跨越。
白沟镇因为土壤条件差,一直没法发展农业生产,因此生活非常困苦。直到张国清这个人到来,情况才开始发生改变。
张国清担任白沟镇的生产队长,某日外出时,无意间看见了一种新奇物品,那是一个自行车套。
那个时期,自行车套还很罕见。张国清忽然察觉,这或许是个赚钱的机会。接着他走上前,购置了那个车座套,回到家里进行仿制。
从那以后,张国清带领生产队开始制作皮具产品。他们制作了带有“北京”“上海”字样的手提包,没想到这个款式大受欢迎。
全乡镇的居民得知这个消息后,也都开始跟随张国清从事箱包制造,每家每户机器声此起彼伏,当地从原先只做销售发展到自行生产,白沟镇由此渐渐构建起从上游到下游的完整产业体系。
其次,发展电商。
十多年以前,电子商务和网上购物开始逐步在大城市流行起来,然而白沟依然坚持着传统的店铺式商业运作模式。
过了三年,有位年轻人前往白沟,在此开设了首个淘宝网店,刚开张一个月就售出八万件商品。
当地商贩们开始感到不满。在网上的虚拟市场中,白沟售卖箱包的店铺迅速增多。
现在,这个不大的地方,竟然聚集了18000家从事家电事务的企业,2018年,这些公司通过网络销售了价值110亿元的包袋。
此处另设123条货运通道,并与超过130个海内外区域开展货物配送合作。每日,有超过80万件包裹由此启程,目的地涵盖义乌、广州等交易市场,或是经由网络平台送达用户手上。
03
山寨虽可耻但有用
回头想想,或许有些人会认为,白沟镇竟然还存在这种仿冒行为,确实令人不齿。
但是其实,这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要允许“灰度”的存在。
事实上,“仿冒”很可能是众多寻常民众在特定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维持生计的方式。
他们是一群饱经风霜的个体经营者,缺乏创新才能,也缺少品牌管理的本事,唯一能做的便是模仿知名商家,开设小铺面,勉强维持生计。
有不少人就是奔着白沟镇生活成本低,生意做得好才来的。
根据新闻报道,白沟镇的王女士从事批发业务,她原先在北京经营生意,每年的开销大约十万元,若单日销售额低于四五千元便无法盈利。
到了白沟镇,经营开销大幅减少,每天只要销售额达到3000元就能实现盈利。
人们匆匆忙忙,只为了几文钱。“仿冒品”也仅是他们赚钱的方式,何必去责备呢
而且,“山寨产品”的质量还不一定见得比正品差。
众所周知存在莆田鞋,有位人士曾带一双品质上乘的NB鞋和一双经专柜核实为假的NB鞋,前往正规机构进行质量鉴定。
完成耐穿检验,实施抗折检验,进行剥离检验之后,仿鞋唯有鞋底部分稍显易损,然而同正品质量对照,它完全能够匹敌。
中国仿冒品,其实具备媲美跨国品牌的生产技艺和制造水平,只是缺少自主创新能力而已。
再者,没有买卖,就没有山寨。
正是因为有大批乐意购入的顾客,白沟镇的集散地才会出现仿冒货品。他们其实清楚眼前这些色彩缤纷的包袋并非正品,心里都明白。
那他们为什么愿意购买?
可以用黄峥的说法来解释:如果一个人月薪是3000元,他清楚一台优质电视机的价格也是3000元,但认为花500元购买一台电视机就足够了。因此,他不在意品牌,也不关心品牌是否出名,或许觉得这对他而言是更划算的选择,是他能够承受的价格。
世间差异从不缺少。某些人瞬间挥霍巨款,毫不在意。另一些人则对少量钱财格外在意。当仿冒品成为他们窘迫时光里仅有的体面之物,我们唯一能采取的,便是理解。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