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用塑料编织袋标准:技术要求、验收方法与判定规则详解

2025-11-19 01:01:50发布    浏览11次    信息编号:122112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饲料用塑料编织袋标准:技术要求、验收方法与判定规则详解

1 主题内容

这项标准,对饲料用塑料编织袋的技术要求作出了规定,给出了验收方法,还明确了判定规则。

2 适用范围

适用各分、子公司塑料编织袋的验收。

3 职责

3.1收货组负责按本标准进行抽样检验并判定。

3.2编织袋库管员负责编织袋数量的验收。

4 检验项目、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4.1 编织袋的规格、重量

4.1.1 常用编织袋的规格及袋重:

名 称 规格(mm) 有内膜(g/条) 无内膜(g/条)

50kg袋 650×1050 121 101

40kg袋 600×1000 110 90

20kg袋 500×800 74 60

10kg袋 400×600 47 37

5kg袋 350×440 33 27

注意,所有的编织袋子,也能够按照各个分公司以及子公司所提出的需求,制作成为不一样的规格,还有不一样的重量。

4.1.2 覆膜编织袋的规格及袋重:

名称,规格:(毫米),双面覆膜:(克/条),单面覆膜:(克/条)。

有内膜 无内膜 有内膜 无内膜

重量为50千克的袋子,尺寸是650乘以1050,有数字143,还有123,以及13。

装有40千克物品的袋子,尺寸为600乘以1000,有126、109、122、1。

20kg袋 500×800 87 73 84 70

10kg袋 400×600 55 45 48 38

5kg袋 350×470 40 34 39 33

4.1.3编织袋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长度(mm)加15,减10 ,把袋摊平找来精确度可达1mm的直尺,在中间位置测量一处,在离边100mm处各测量一处,总共测量三处,测量时直尺要与袋边保持平行 。

宽 度(mm) +15,-10

袋重

(g/条) 10kg装以上袋 -3 详见4.1.4条规定

10kg装及以下袋 -2

4.1.4.袋重检验的法子,按100条作为一个单位来称重,而后求取其平均值,取样遵循的标准是:

批量件数 1~5件 6~10件 11~20件 20件以上

抽取件数 1件 2件 3件 5件

4.2质量

4.2.1 常用编织袋的外观质量

项目 要 求

袋面,其一,要光滑、平整,不存在明显起毛现象;其二,编织要均匀,并无明显稀密不匀的情况;其三,断丝方面,一袋不允许出现3处断丝;其四,同处经纬之和断丝数量要小于3根。

缝合,一方面,不允许出现这样的情况,即脱针,以及断线,还有转折处未缝住这般的状况;另一方面,手提袋的提手要缝制得牢固,不会出现脱落的现象。 。

需要进行清洁,对于面积在100平方毫米面积之下的区域,明显油污数量不能多于3处,对于比这种情况面积更大的区域,则不允许存在明显油污。

切边 不允许出现散边。

印刷 ①版面排列端正、适中;②版面内容正确、文字图案清晰;

③印刷色泽鲜艳、饱满;④双面倒印不允许有。

色泽 与样品色相相同,且在深浅度偏差范围内。

4.2.2 覆膜编织袋的质量

项目 要 求

褶皱 宽3mm,长100mm的折叠不多于3处。

缝合 ①不允许出现脱针、断线、转折处未缝住;②手提袋提手缝制牢固无脱落。

覆合不可以出现覆合宽度不够,显著脱落、气孔以及硬块,还有局部漏覆的情况 。

进行清洁时,面积在100平方毫米以下的,明显油污数量不多于2处,并且,面积在100平方毫米以上的,不允许存在明显油污。

套色准确度 彩色套色偏差≤0.3mm。

内膜的质量,加上内膜对应的编织袋,所配备的内膜,其厚度均匀,具备韧性,长度尺寸相比外袋略微大些,宽度尺寸同样比外袋略微大些句号。

4.2.3外观的检验方法:在自然光线下目测。

4.3 编织袋强度

按照GB/T4857.5跌落实验方法规定,对编织袋强度展开检验,其要求包含,袋不会破裂,包装的物品不会出现漏失情况,手提袋的提手不会产生脱落现象。

4.3.1试验环境为常温常湿。

4.3.2试验场地为平整水泥地面。

4.3.3填充系数为0.80~0.85。

对于4.3.4试验的质量以及物料选用而言,要依据袋上所标示的内袋重量,分别装入重量相等的饲料,或者装入密度与之相当的物料。

4.3.5试验次序

第一条:纵向——平向——侧向

第二条:平向——侧向——纵向

第三条:侧向——纵向——平向

先把试样放置于有1.2m的那个高度,使其自由落下,接着按照依据4.3.5所规定的次序,去做出三次跌落试验,随后检查一下有没有发生袋破裂以及包装物漏失的情况 。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