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电商寺库风光不再,股价暴跌濒临退市,创始人李日学欲寻求新机遇

2024-10-05 09:06:29发布    浏览167次    信息编号:92441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奢侈品电商寺库风光不再,股价暴跌濒临退市,创始人李日学欲寻求新机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奢侈品电商寺库的春天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回望2017年,寺库被称为“行业第一”。第一奢侈品电子商务公司”在纳斯达克敲响了钟声。发行85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发行价13美元,募集资金总额1.1亿美元。这是一个巨大成功的时刻。 。

四年后,寺库在电商行业的变革中跌入谷底。截至当地时间昨天收盘,寺库股价已跌至每股1.34美元,距离纳斯达克“以1美元退市120天”仅一步之遥。公司总市值仅9000万美元多,跌出1亿美元市值区间。

此外,作为上市公司,寺库自去年第三季度以来就没有发布过财务报告,因此受到了纳斯达克的警告。

正是因为自救困难,今年1月,寺库创始人李日学表示,如果公司有合适的机会、合适的价格被收购,将会进行私有化并退市。不过,目前寺库尚未能完成私有化。

寺库的财务和信任危机

寺库连续几个季度未能披露财报,濒临退市,可见其目前面临着资金和信任的双重危机等诸多问题。

在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已有3000多起与寺库相关的投诉,涉及虚假发货、退款失败、识别错误、服务态度差等。点塑宝今年也将寺库评级下调为“谨慎下单”, “不建议下单。”

受到寺库资金危机影响的还有供应商。近期,拖欠货款半年左右的供应商纷纷组织多个美妆、数码、家电、轻奢等维权团。其中一个名为“寺库——还钱”的微信群里有200多家供应商,欠款金额从几十万到上千万不等。

拖欠供应商款项

面对供应商的恐慌,寺库的解决方案是通过“财务结算”的方式还款,即寺库向金融机构借款,但要求供应商支付10%的高额利息。但这实际上只是寺库的拖延策略。此后,寺库以系统升级为由,将还款时间延长至90天,增加了供应商的负担。甚至有供应商表示,寺库的金融业务也停止了。

对此,9月底,寺库给供应商的回复是“系统正在升级”。

员工方面,大量工人表示,寺库已经拖欠工资好几个月了。有网友表示,如今已经进入10月份,寺库依然没有发放8月份的工资,公积金、社保缴费也从8月份开始暂停。此外,寺库目前的工资发放是“随意”的。有认证为寺库员工的网友发帖称,今年前八个月,正常工资只发了四次。

寺库员工揭发拖欠工资

由此可见,寺库的财务危机显而易见。

与此同时,寺库并没有针对金融危机做积极的公关。该公司还失去了品牌信任。

面对粉丝和公众,去年6月,寺库联合明星在快手上首次直播,号称一秒售空数千个Gucci虎头口袋包,10分钟带货1000万元。不过,次日小依依直播间数据造假被曝光后,寺库尚未公布新的直播结果。截至目前,快手粉丝仅有12万左右,直播基地还没有新的进展。

今年7月,拥有122万粉丝的抖音红人“阿江行”声称在寺库购买了假货。此外,也有大量买家批评寺库的假货。

在供应商方面,有网友表示,寺库仍在欺骗供应商出售商品,以支付员工工资。

奢侈品线上市场不足,品牌掌控高额利润

寺库财务危机的背后,既有疫情经济危机的因素,也有奢侈品电商行业内部的困境。

财报显示,2017年至2019年,寺库营收分别为37.40亿元、53.88亿元、68.69亿元,实现同比增长。

2020年,疫情肆虐导致的购买力下降,尤其让寺库这样销售非生活必需品的企业陷入寒冬。 2020年前三季度,寺库报告期内营收36.85亿元,较2019年同期营收48.29亿元下降23.7%;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080万元,而2019年同期净利润为6210万元,同比下降66.5%。

然而,寺库面临的问题不能全部归咎于疫情。

贝恩在《202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势不可挡》报告中写道:“从消费地理来看,中国大陆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几乎翻了一番,从去年的11%左右跃升至2020年的20%”年,我们预计这种增长趋势将在未来持续下去。”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贝恩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奢侈品线上渗透率提升10个百分点,达到23%。可见,原本通过线下渠道消费的用户,不得不完成疫情期间渠道转移,为线上奢侈品电商提供机遇。

但值得注意的是,线上渗透率的提升并不等于销售额的同步提升。

腾讯广告发布的《2019中国奢侈品消费者数字行为洞察报告》数据显示,超过80%的中国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时选择线上调研、线下购买。这一比例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可能是因为国内线上奢侈品市场的可信度相对缺乏。

从寺库财报中可以发现,其月活跃用户从2019年第一季度的30万增长到2020年第三季度的52万。不过,正如腾讯报告中提到的,由于国内奢侈品购买转化率较低,对奢侈品消费的影响它的GMV也有限。

可见,对于奢侈品电商来说,线下门店同步发展或许是一条可以尝试的路径。不过,寺库虽然早在几年前就开始探索线下门店,但目前只在五个一线城市开设了体验中心。规模与经营多年的大牌奢侈品牌门店不可同日而语。

此外,寺库面临的另一个困境,也是奢侈品电商共同面临的困境,是奢侈品的大部分利润都归品牌商所有,留给中间商的利润空间很小。

例如,施华洛世奇、DW等品牌的毛利率超过60%,留给电商平台的利润微乎其微。

事实上,奢侈品牌亲自退出电商平台,给中间商寺库带来了降维打击。疫情发生后,Prada、、LV等开始开展直播,打造自己的小程序商城。消费者显然更信任这些官方销售渠道,像寺库这样的中间商在疫情期间面临的威胁实际上可能大于他们获得的机会。

此外,寺库还面临包括天猫国际、京东等在内的竞争平台,大平台的背书给了消费者更多的保障。

据新浪科技报道,京东CEO刘强东直言,以零售为主的平台垂直电商注定没有机会。 “垂直电商,只有垂直品牌才能生存。有价值的不是电商平台,而是品牌。”因此,寺库在众多平台中很难凸显出自己的独特优势。

尽管寺库的经济和信誉状况令人堪忧,但去年寺库曾试图力挽狂澜。

去年12月,寺库在北京三里屯推出了首个豪华直播基地。寺库方面表示,公司将与抖音、快手等直播MCN机构及主播合作,为日常直播提供便利。还将在全国多地建设直播基地。但效果并不理想。

“并不是所有品类的商品都适合直播。 LV的直播此前也曾经历过翻车。奢侈品的单价很高。如何在直播过程中把握客户群体的消费习惯、贴合品牌基调,保证产品质量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一位长期观察电商行业的人士告诉傲投财经。

事实上,奢侈品的购物体验在于优质的服务,而不是直播间的快餐消费体验。两者的不匹配也让豪华直播收效甚微。

正因为如此,寺库这个冬天确实很难熬下去。

(钛媒体App编辑陶涛综合了新浪科技、文娱资本、三言财经、澳投财经信息)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