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消费品公司降价成风,钻石价格跳水,戴比尔斯受伤,整个钻石市场何去何从?
2024-11-07 18:05:28发布 浏览225次 信息编号:97382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2023 年消费品公司降价成风,钻石价格跳水,戴比尔斯受伤,整个钻石市场何去何从?
原著颜章盘无数
2023年,很少有消费品公司不会降价。
特斯拉光速降价至22.9万,众多品牌只能效仿;耐克和阿迪达斯在专卖店以 50% 的折扣出售;就连Gucci这样的奢侈品也开始通过抖音直播间走平民化路线。
但在消费品降价的环境下,像钻石这样大幅降价的情况还是很少见的——全球最大的钻石商戴比尔斯直接将其主流产品(婚戒用2-4克拉原钻)大幅降价六倍。
截至去年 6 月,戴比尔斯此类钻石的价格约为每克拉 1,400 美元。今年7月,价格已跌至每克拉850美元左右。这种钻石一度拍出每克拉2400美元的高价,戴比尔斯公司赚得盆满钵满。
戴比尔斯并不是唯一受到伤害的公司。整个钻石市场看起来一片黯淡。
被誉为钻石价格风向标的国际钻石交易所(IDEX)钻石指数也连续下跌至111,较2022年3月的历史峰值158下跌近30%,为近五年来最低。年。
简而言之,没有人再购买钻石了。一向独断专行的戴比尔斯不得不低下头,寻求与买家的合作共赢。
过去,戴比尔斯对钻石买家的态度相当强硬——在年度订单会议上,买家说明自己想要购买的钻石数量和类型后,无论钻石的品质如何,他们都没有提出任何还价到戴比尔斯。室[1]。
今年,戴比尔斯开始主动承担库存压力,允许买家在今年剩余的三场订货会(9月、10月和12月举行)期间推迟购买2克拉以上的毛坯钻石[2]。
无论是降价还是推迟采购,都是戴比尔斯的无奈之举。底线是,戴比尔斯多年来苦心经营的钻石故事,这一次真的不能再讲述了。
钻石的价格由谁决定?
钻石如此昂贵,钻戒必然受到人们的喜爱,这一切都归功于戴比尔斯。
戴比尔斯创始人罗兹是钻石价值论的提出者,即垄断创造巨额利润。通过垄断供应-控制供应-创造需求三个步骤,一个多世纪以来钻石定价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19世纪,南非有3600多个钻石矿分属于不同的矿工,钻石开采业务还没有真正起飞。但戴比尔斯带着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钱来了,一举接管了所有矿山。到1902年,戴比尔斯通过控制南非,控制了世界90%的钻石矿。
但仅仅控制钻石的来源是不够的。戴比尔斯很快发现钻石产量不应该太高,而必须人为地降低。
1929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钻石需求锐减。这时,戴比尔斯的董事们提出降价刺激需求,但戴比尔斯第二代掌门人恩斯特断然拒绝。
恩斯特这样说道:“增加钻石价值的唯一方法就是使其变得稀缺,也就是减少产量。”
对此,恩斯特的具体操作是宣布大规模关闭旗下大量矿山,减少市场上的钻石供应量,以支撑市场上的钻石价格。三年内,世界钻石年产量从 2200 万克拉骤降至 14000 克拉 [3]。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供应的控制,恩斯特趁势于1934年在伦敦成立了中央销售组织(CSO),联合了世界各地其他国家的钻石生产商,由戴比尔斯统一分拣、定价和收购。 ,最终卖给了排名前125位的钻石切割师。
此时,戴比尔斯几乎拥有全球钻石产量和价格的所有最终决定权。
下一步就是让昂贵的钻石成为普通人的梦想。这也是戴比尔斯创造钻石神话的第二步——反复洗脑、创造需求。
1938年,随着大萧条的影响开始消退,恩斯特的儿子哈利为多部影片取名,但都指向一个结局:男女主角终于结婚,钻戒成为唯一的爱情信物。
在电影镜头的不断轰炸下,爱情与钻石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1939年,戴比尔斯将广告语改为“钻石恒久远,钻石恒久远”。这句话让钻石成为爱情的唯一代表,让全世界的消费者为之疯狂。
到 1979 年,戴比尔斯的销售额几乎增长了 91 倍,达到 21 亿美元。与此同时,戴比尔斯的广告预算在这四十年间从每年20万美元猛增至1000万美元。
精心设计的垄断体系、暴涨的需求和超过60%的毛利率的价格,使戴比尔斯成为全球钻石行业的绝对霸主——巅峰时期,每年净利润达18亿美元。
然而近年来,戴比尔斯的神话已不复存在,2019年仅赚得5.6亿美元[5];美国最大的钻石零售商也处境艰难,今年第一季度销售额同比下降21%。
钻石为什么不值钱?
戴比尔斯钻石神话破灭的背后是全球钻石供应失控。
首先,天然钻石供应猛增,戴比尔斯的独断优势不复存在。
曾经,戴比尔斯一家控制了全球 90% 的钻石供应,但现在只剩下不到 35%。随着俄罗斯等地发现新的钻石矿床,钻石=南非的格局被颠覆。现在,全球四大钻石供应商阿尔罗萨(俄罗斯)、戴比尔斯(博茨瓦纳)、力拓(澳大利亚)和佩特拉钻石(南非)的市场份额合计仅为67%[6]。
大量供应直接导致天然钻石价格下跌30%。更糟糕的是,实验室培育钻石的出现让戴比尔斯措手不及。
随着培育钻石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实验室培育的钻石越来越接近天然钻石。 2018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将实验室培育钻石纳入钻石类别。从那时起,实验室培育的钻石就获得了“真正钻石”地位的官方印章。与天然钻石一样,可由三大珠宝鉴定机构:IGI、GIA、HRD进行鉴定和分级。
随着真钻地位的加持,越来越多的高端珠宝和轻奢配饰制造商逐渐布局培育钻石。
2018年5月,戴比尔斯投资9400万美元建设年产50万克拉的实验室培育钻石生产基地,并建立了实验室培育钻石零售品牌。次年,美国最大的钻石零售商宣布出售实验室培育钻石。
截至目前,几乎所有钻石零售商都销售实验室培育钻石和天然钻石。据统计,2023年2月,实验室培育钻石的销售比例已达22.9%,较2020年的8.3%增长近三倍。
如果从销量来看,实验室培育钻石的市场份额已达到46.6%,与真钻石几乎没有区别。
美国人对养殖钻石的热情直接推动了中国养殖钻石产量的增加。据国金证券统计,2022年中国实验室培育钻石产能将达到826万克拉,占全球实验室培育钻石产量的40%-50%。
以工业钻石为祖传艺术的河南,也开始顺应时代转型,开始发展培育钻石。黄河旋风、中兵宏健等厂商股价在2021年暴涨。
中国的养殖钻石市场越火爆,国内品牌生产天然钻石的难度就越大。在中国专门生产钻石订婚戒指的DR今年的收入下降了40%,净利润暴跌91%。今年年初,第一代“钻石王”I DO遭遇拖欠工资、变相裁员、供应商维权等一系列问题。事件发生后,最终以破产告终。
除了供应失控之外,也许钻石商最担心的是钻石不再代表爱情。脱离了爱情信物的光环后,钻石就变成了毫无价值的石头。
目前,中国58%的钻石消费用于求婚。如今,钻石已不再是“爱情充值”的必需品。 “2万元买的钻戒,即使有10%的折扣也卖不出去。”闲鱼上有很多已经跌破最低价的钻戒,见证了无数的爱情故事。谎言的揭穿。
无法保值的钻石越来越不受欢迎。年轻人转向了老一辈的优良传统:购买黄金。无论是周大福的直播间,还是深圳水贝黄金市场,到处都是消费者在花钱。黄金首饰越涨,购买的人就越多。即使零售价超过610元/克,也挡不住人们的趋之若鹜。
至此,就连戴比尔斯也无可奈何——钻石不再是同一颗钻石,故事也不再是同一个故事。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