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后快递包装成焦点!苏宁顺丰京东等企业循环箱各展神通?
2025-08-28 06:01:26发布 浏览9次 信息编号:116268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618后快递包装成焦点!苏宁顺丰京东等企业循环箱各展神通?
苏宁易购的配送人员正在运用他们的可重复利用的包裹箱“漂流箱”来处理包裹收取工作,图片由苏宁易购物流提供
图②中,顺丰速运的快递人员运用其新型可循环使用的快递箱“π-box”执行收寄工作,此图片由顺丰速运提供
图③京东物流的员工正在整理他们的可循环快递箱“青流箱”,这是京东物流提供的图片
图④小象回家智能循环共享包装箱 供图
当前各家机构推出的循环周转箱,实际上仅限于该机构内部周转使用,倘若能让周转箱在各机构间流通共享,将局部的周转模式转变为整体的周转模式,那么逆向物流的开支便可以持续减少。
李志强陕西科技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包装工程系副教授
“618”年中促销活动已经结束,很多人在体验购物乐趣之后,又需要处理堆积如山的快递包装。快递盒子的数量实在太多,让许多人感到头疼。近年来,我国快递行业增长迅速,到2021年底,每天处理的快递包裹已经超过3亿件。而在十年之前,这个数字还只有1000万件。许多一次性快递外包装形成的废弃物,不仅令个人清理感到不便,同时亦对自然环境形成严峻挑战。近期举办的半年度营销活动期间,快递包裹中显现出一些新颖元素,可重复利用的包装容器正逐步吸引更多购物者的关注。
纸箱之外还有“青流箱”“漂流箱”
江枫是北京丰台区的一位居民,他经常通过网上商店购买冷鲜冷藏的食材。他发现,最近收到的包裹不再使用白色的泡沫容器,有时只是用简易的隔热袋包裹,里面放着一个微型制冷包。“多数时候,快递员在确认家里有人后,会直接从保温箱取出商品交给我,然后带走那个箱子。”江枫向媒体人说明情况。
他提到的那个保温箱,就是现在很多电商平台和物流公司都在使用的可重复利用的生鲜保温箱,这种保温箱不同于以往生鲜冷冻产品邮寄时普遍用到的一次性泡沫箱,它的使用期限更长,一般能持续使用一年以上,并且可以反复使用好几百回。而且,同会产生白色污染的一次性泡沫容器不同,环保保温箱的主要保温材料多选用发泡聚丙烯,这种材质不仅隔热效果出色,而且重量更轻,使用寿命更长,并且在自然环境中有助于分解。
特殊运输需求的生鲜冷冻产品除外,对于数量庞大的常规商品,众多公司也推出了自家可重复使用的快递容器,2017年12月,京东物流率先进行循环快递箱“青流箱”的试验,这种箱体在通常状况下能够周转使用超过五十次。二零二一年七月,经过两次改造的顺丰循环包装箱丰多宝正式开始试用,到去年十二月份为止,已经发放了七十二万个,被循环利用了两百八十万回。同时,苏宁易购物流和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也推出了“漂流箱”以及环保循环快递箱等可重复使用的快递容器,并逐步开展市场试用。
现在,一般商品的循环快递容器多由聚丙烯塑料(PP)构成的蜂巢结构板组合而成,具备重量轻、结实耐用、方便折叠等特点。依据主要制造商之一小象回家所发布的信息,这种材料制成的循环箱在常规使用下能够维持三年,当其使用周期结束时,聚丙烯成分能够被回收利用的比例超过九十。此外,当前多数可循环使用的快递箱普遍通过魔术贴、卡扣或拉链等手段完成封装,无需借助胶带,因此原先备受非议的胶带滥用现象也随之消除了。
陕西科技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包装工程系副教授李志强谈到,同广泛采用瓦楞纸制造的一次性纸箱相比,以PP塑料为原料的、可循环利用的包装箱在碳排放方面表现更优。造纸过程会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同时产生污水等污染,并且纸制品通常只用一次,造成资源浪费严重。相比之下,可降解的、多次可用的塑料产品,其碳排放量相对较低。从成本构成方面考虑,他提出,单个可循环使用包装箱的初始花费虽然比普通纸箱要大,但经过多次周转使用后,其单位使用费用会显著降低,因为总支出会被反复利用所分摊,最终结果就是多次使用后的可循环包装箱,其每回的耗费会远远小于一次性纸箱。
解决回收难有了突破口
重复利用的益处非常显著,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却鲜少见到,这个现象背后有其深层原因,具体来说,物品易于发出却难以收回,长期以来一直阻碍着可循环快递容器实现广泛部署。
快递包裹从站点送到用户手中被称为物流的末端环节,而循环包装则面临这个环节的逆向运输难题:怎样把用户手中的循环包装取回?各家公司在解决这个挑战上,各自有不同的方法。
顺丰某网点的工作人员表示,快递员在派送采用可重复利用的包装箱时,会劝说收件人最好在当场确认收货。快递员在交接包裹时会将物品从周转箱里拿出来,等收货人确认包裹完好无损,并签收确认后,快递员会将周转箱直接运回营业点。收件人要求包裹暂时保管时,快递员会先询问对方是否同意,然后把包裹从周转箱里拿出来,把运单贴到包裹里面的防潮袋上。接着把包裹放到临时存放处,快递员再带走周转箱。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周转箱被收件人拿走。
能够恰当使用的情况,或许能防止“回收麻烦”的问题,也是让可循环快递箱快速推广的另一种途径。对运送条件高、一般要收件人直接签收的冷藏冷冻食品,首先会成为可循环快递箱广泛使用的重点。京东物流“青流计划”的负责人段艳健对媒体阐述,早在2015年,京东就在生鲜领域开始广泛采用可折叠的保温容器,以此取代了传统的泡沫包装箱。这种保温容器经久耐用,能够使用超过一年半的时间,每个箱子平均可以重复利用130回。到了2021年,京东总共循环使用了超过6000万个这种保温箱,其环保效益显著,相当于节省了同等数量的一次性泡沫箱的消耗。而且因为隔热效果增强,相应节省了单次应用的冰袋数量达六万吨、干冰体量约三万吨。另外,京东物流运用专属标识和射频感应装置,达成每件包裹均有独立编码,再结合可重复利用的容器监管机制,可以做到对每一个周转箱具进行全程跟踪管理。
李志强同样指出,找到合适的场合能够显著提高循环包装的回收成效。在高校、园区等常用快递存放点多的地方,可以首先尝试循环包装。收件人可以在存放点直接拆掉外包装,留在那里,最后由货运公司统一取回。他还提议,公司可以运用多种多样的奖励措施,引导客户积极使用并归还循环包装。菜鸟网络作为物流公司,其回收一次性纸箱的做法,或许能为解决循环包装“回收难”的问题带来启示。菜鸟绿色项目的负责人牛智敬表示,菜鸟会倡导客户将收到的快递纸箱交到菜鸟驿站,并且在下次寄快递时,优先让客户使用这些回收的纸箱。我们偶尔会拿鸡蛋等物件换取客户手里的废弃纸箱,并且倘若客户决定用旧纸箱寄送物品,我们会发放一张三块钱的折扣券以示奖励。
“小循环”还要变成“大循环”
李志强指出,回收环节的“最后一公里”处理是当前面临的难题,从更广阔的角度考虑,循环包装的逆向物流体系是其未来普及应用中必须攻克的难点。现阶段,货物配送大多呈现从南往北、从东往西的趋势,逆向运输的频率相对较低。这种情况造成部分循环箱抵达目的地后,返回起点的几率不大。由此引发循环箱滞留现象,迫使企业不得不将空箱运回,无形中增加了经济负担。李志强谈到,单从制造开销考量,循环利用的包装费用会随着使用次数增多而逐渐少于一次性包装,然而,若计入反向运输的开支,循环包装的总费用依旧比较昂贵。
早先,段艳健在公开讲话中就表示过,现在部署的“青流箱”在反向运输时会遇到分配难题,它对各仓储点进行合理分配有难度,造成不同规格的“青流箱”在各仓储点分布不均,容易引起包装容量的闲置,所以部署行动比较小心。
李志强觉得,共享机制是解决可循环快递包装逆向物流问题的核心。目前各家企业推出的循环包装,本质上仍是企业内部的小范围流转。若能让循环包装在不同企业间实现共用,把小范围流转扩展成大范围流通,逆向物流的费用就能进一步减少。李志强谈到,共同使用的前提是规范的一致性,他提议行业协会、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等积极出面推动相关规范的拟定,为循环包装的共用,减少逆向物流的开销创造条件。段艳健也透露了信息,估计到2023年岁末,京东物流会结束循环包装的共用方式的试验,届时客户见到“青流箱”的机会会显著提升。
电商平台积极向生产商推广循环包装容器,引导制造企业在产品打包环节采用此类容器,同时将循环包装容器提供给下游用户使用,京东物流、菜鸟网络、苏宁易购物流等企业均参与其中,推动这一模式发展,包装容器会进入仓储中心,由仓储中心负责集中存储,当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会统一运回制造企业,完成循环使用流程。也许未来很快,我们将不再频繁接触那些数量庞大的包裹材料。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