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中端篮球鞋实战测评与购买指南:全程8v2与PG4对比分析
2024-12-12 23:03:52发布 浏览146次 信息编号:102883
友情提醒:凡是以各种理由向你收取费用,均有骗子嫌疑,请提高警惕,不要轻易支付。
国产中端篮球鞋实战测评与购买指南:全程8v2与PG4对比分析
期待已久的视频终于来了!
(点击上图可跳转视频页面)
今天给大家带来两双上市时间不长的国产中端篮球鞋的实物分析、实战评测以及购买意见。价格都在300-400之间。相信无论是学生党还是普通的篮球爱好者,都应该能够收获一些见解。
1全程8v2
外貌
PG4&V2▼
鞋面的设计与pg4大致相同。双层鞋面,全内靴,中央拉链设计,内外两侧内置非动态飞线。标价一款799,一款849,属于同一档次。
更巧合的是,他们都在2020年第一季度同时出现。就上层而言,相比隔壁的pg4,v2可以说是全能逊色。
鞋面材质
AJ34&V2▼
V2的材质感觉就像AJ34的鞋面材质,很薄。同时,在鞋面的设计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脚趾处加强保护▼
侧向支撑关键点也进行了加固。中间拉链周围的材质也有夹克的质感。脚踝处也有更多的加固设计。先不说一系列具体的实战表现,但从设计上来说,我认为在同样设计逻辑的赛道上,PG4是看不到的。
全城8v2&普通全城8▼
基本上,所谓的全频8v2和普通的全频8的区别就在于鞋面的设计。中底和外底基本没有变化。
“跨界”的实践经验
鞋楦很宽,包装很空。同样的设计结构,pg4显得修长,而8v2则显得更加臃肿。体验也是如此。整体包裹状态为空!
内靴可以通过鞋带进行调节,可以调节脚背的高度,保证松紧和合脚。但对于外侧鞋面来说,无论内侧是松还是紧,都没有明显的影响。
《鱼刺》▼
拉链的顶部有一根很奇怪的绳子。乍一看,似乎相当令人不安。实际体验中,只是一坨***而已。这种设计就像鱼刺卡在喉咙里一样。
一双球鞋的包裹体验可以说是抓地力这样最基本的性能。如果鞋和脚不能融为一体,那么再好的技术也没有发挥的空间。你也这么认为吗?
云技术
穿一双球鞋,他应该是一个不错的二把手。用它辅助核心技术,性能非常好,这一点在wow6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2017年,距离我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已经快3年了。大品牌的中底技术还是有一定进步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如果我们把云技术单独来看。无论是缓冲性能还是舒适性能,还是有些不足。
总结
整个过程是8v2。从性能和实战体验来看,它并不是一双足够好的篮球鞋。在这个价位上,还是有更好的选择的。
2安踏kt5低配
(大名鼎鼎的安踏黑即将推出)
我认为KT3是安踏最棒的篮球鞋。我非常喜欢kt3。我在做KT3实际评测的时候,真的是发自内心的表达了对他的赞美。
外貌
造型很漂亮,不知道我们队里哪个杀千刀(阿磊)买了这个配色。从整体设计来看,球鞋非常简洁干练。中底凸起的造型也保持了kt5鞋款的细节元素。前掌外侧的设计也非常漂亮,低帮袜套设计也非常立体。
KT5和▼
实际表现
整双球鞋的重心降低后,整双球鞋会更加灵活多变。更像是护鞋。
这双鞋最大的亮点来自于其鞋面相比原版的明显改造和升级。
上层▼
转型
降低的鞋面,结合优质材料,更像是一双后置鞋。它带来了更多的灵活性,带来了鞋子和脚更直接的接触,也带来了更好的控制力。
并不是KT5的高帮不好,而是过度保护造成的限制。我可以理解安踏为了应对汤普森的伤病而做了特殊的修改,但这种修改的结果是鞋面和鞋底的不统一的感觉。
一双明星签名鞋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奢侈品修复培训上看到的!